正文
在她精心为我设计的世界里,只有人算,没有天算。
子涵没有考上高中,他考了职高,学的是编程。
工作几年后,有了经验,他又重新进入大学升级了编程技能,专门为人工智能做程序设计。
现在,到处都有人抢着要他。
人算不如天算。
人工智能对我们未来的影响,有几个重要的时间窗口。
先弄清人工智能的3个层次:
-
弱人工智能
:擅长于单个方面的人工智能,比如阿尔法狗、无人驾驶、智慧医疗、金融交易、法律咨询等等。
-
强人工智能
:是指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AI,人类能干的脑力活它都能干。
-
超人工智能
:牛津哲学家、智能人工思想家尼克·波斯特洛姆把超人工智能定义为:“在几乎任何领域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聪明很多,包括科学创新、通讯和社交技能。”
让我们采取倒计时的方法,看看这些人工智能对于我们的影响。
超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会是对全人类巨大的挑战,可以参考《
超级人工智能毁灭人类,还是让人类永生?科学家说或许我们能看到这一天
》
电影《我,机器人》
对于超人工智能,谷歌未来科学家雷·库兹韦尔在他的《
奇点临近
》一书中,预测出现的时间点是2045年,专家们则相对保守,预测中位数为2060年。
对强人工智能,和人类并驾齐驱的人工智能,专家预测出现时间的中位数为2040年。
2040年,你的孩子有多大?
如果说,在这之前,人工智能还在悄悄地、慢慢地在各行各业玩“换人游戏”,那么到了2040年,人工智能就很有可能要玩“
杀人游戏
”了,在大多数人类从事的行业无情地碾压人类。
电影《终结者》
在尤瓦尔·赫拉利的《
未来简史
》里,提到“
无用阶层
”:
全新而庞大的阶级,这一群人没有任何经济、政治或艺术价值,对社会的繁荣、力量和荣耀也没有任何贡献。
如果科学发现和科技发展将人类分成两类,一类是绝大多数无用的普通人,另一类是一小部分经过升级的超人类,又或者各种事情的决定权已经完全从人类手中转移到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在这两种情况下,自由主义都将崩溃。
电影《机器人总动员》中成为无用阶层的人类
这里所说的超人类,指的那些拥有强大算法的极少数精英,他们可以选择进行生物学上的升级:
基因检测,器官更换,长生不老
。
或是像尼克·波斯特洛姆在他的《
超级智能:路线图、危险性和应对策略
》一书里,提到的人类的半机械化:人脑—计算机交互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