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资报告
探寻变革之道 打造阳光国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国资报告

“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华龙一号”……撑起超级工程的“小巨人”欧维姆,有何奥秘?

国资报告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2-28 18:3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黎睦汉拿出一根绳子向记者解释何为“预应力”。预应力就是预先增加的力,它是一个土木工程学上的概念,以桥梁为例,在施工时可用缆索、锚具等向桥梁预先施加一个向上的拉力,那么等到桥梁投入使用后,车辆、行人等施加的向下的压力便可以全部或部分被预应力所抵消。预应力技术既能有效减轻桥梁本身的重量,又有利于增加桥梁的跨度,从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除桥梁外,预应力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其他建筑和能源工程领域。
全球预应力技术应用已逾百年。1866年,美国工程师杰克逊首次将预应力技术用于砼结构。1928年,法国工程师弗来西奈(Freyssinet)成功研制预应力混凝土,其创办的Freyssinet公司至今仍是预应力技术领域的全球前三名。但中国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引入预应力技术。欧维姆则于1968年研制出中国首台预应力千斤顶。
欧维姆真正将预应力技术确定为公司战略方向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0年,当时亚洲跨度最大、世界第三大叠合梁斜拉桥——上海南浦大桥建设项目拉索锚固技术遇到困境。欧维姆从全国“海选”中脱颖而出。通过一系列技术攻关,该公司与同济大学、广东省公路工程处共同研发出欧维姆锚固体系锚具,开创预应力锚具国产化之先河;与上海基础公司、同济大学合作,对钢绞线斜拉索设计和制造进行研发,突破“卡脖子”技术。1991年,上海杨浦大桥开工建设,欧维姆锚固体系在这一重大工程上再次得到应用。经此两役,欧维姆奠定了在中国预应力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该公司与同济大学的深度合作保持至今。
过去30余年,欧维姆锚定预应力技术领域这一战略方向,在锚具、缆索、工程橡胶、工程服务四大业务板块持续创新。港珠澳大桥成为该公司近年科技攻坚的一个典型案例。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设计寿命长达120年。为此,欧维姆从预应力技术的角度提供了“四大法宝”:欧维姆锚具是中国销量数十年排名第一的品牌;智能铅芯隔震橡胶支座是在成功抵御汶川8级特大地震经验的基础上研发,并增加了智能监控、抗台风等功能,为国内首创;高强螺纹钢筋锚固体系使桥墩的陆上建造、海上拼装成为可能,创造出一套完整的海上桥墩建造新工法;钢箱梁调位系统则是欧维姆智能化程控装备综合实力的展现,它可使钢箱梁的安装精度达到毫米级。
天文台纵向索安装
创新的版图从桥梁向其他领域拓展。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上海磁悬浮列车轨道梁等项目背后都不乏欧维姆的身影。尤其是在近年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放缓的大背景下,进入发展快轨的核电行业为欧维姆提供新增长点。
位于广西柳州的欧维姆总部展厅里陈列着由中核集团颁发的“中核集团合格供应商”证书。早在2008年,欧维姆就打破国外垄断,以福清核电一期预应力锚固系统供货合同为入场券,成为国内第一家进入核电领域的预应力产品生产厂家。中国加快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研发步伐后,相关配套设备及产品的国产化也提上日程。除了提供满足三代核电使用要求的核电锚固系统外,欧维姆还研发出抗飞机撞击用钢筋接头、预应力监测系统等新产品,并应用于广东惠州太平岭核电站等“华龙一号”核电项目,从而得到市场认可。
如今,欧维姆将创新的利剑指向拉索材料,希望以碳纤维拉索取代传统的钢丝拉索,前者在抗拉强度、轻量化、耐腐蚀性、耐磨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022年4月,聊城兴华路徒骇河大桥正式通车,该工程部分采用了欧维姆所产的碳纤维拉索,标志着国产碳纤维首次应用于桥梁主索。

走向国际化

赫尔曼·西蒙在《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一书中提出,专注战略使得市场变小,隐形冠军需要全球化作为第二个战略支柱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其调研结果显示,70%的受访者称他们“从一开始”就从事出口业务,40%的受访者声称在公司成立后就立即成立了海外子公司。
欧维姆早在命名时就已注入国际化基因。1990年该公司为上海南浦大桥研发预应力锚固体系时,将“VM”作为产品代号,其中“V”模拟了锚具夹片的外形,“M”则是国家标准锚具代号。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项海帆建议在“VM”前加个“O”,代表Orient(东方、起源),意喻OVM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国民族品牌。OVM音译成中文“欧维姆”,这一品牌名最终成为公司名,取代了原来的“柳州市建筑机械总厂”。
不过,受益于巨大的国内市场,欧维姆过去并未将国际化作为公司的重点战略。但随着近年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放缓,欧维姆终于走上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这对欧维姆来说是一次全新而艰巨的挑战。公司凭借早年的前瞻性布局,在国内市场形成先发优势并将优势保持至今。然而,从国内到国外,攻守之势变换。法国的Freyssinet、瑞士的威胜利(VSL)、德国的DSI等老牌领军企业在全球市场已占据优势地位。
黎睦汉介绍,这种优势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这些企业在多年实践中形成了专业分包的国际主流模式,预应力技术企业作为分包商要提供设计、制造、安装、监测、维护等一揽子解决方案,这有别于国内市场各环节分离的主流模式,对欧维姆的综合实力尤其是工程实力提出新要求。另一方面,在国际建筑市场拥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些标准认证组织,要求预应力技术企业的产品通过认证时需Freyssinet等企业签字,这无疑增大了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难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娱乐圈头条  ·  上床才是检验真爱的第一标准
8 年前
悦网美文日赏  ·  真正爱一个人,是怎么样的?
8 年前
色影无忌  ·  梵高范儿的星空照,咋整出来的?
8 年前
本心花开  ·  夫妻:恩在前面,爱在后面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