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效稳定的器件性能
:倒置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提升至
25.97%
,并在湿热(
85°C/85%
湿度)和持续光照条件下实现了超过
1000
小时的
T90
稳定性,为当前最高水平之一。
图
1.
钙钛矿异质界面的晶格分辨微结构
要点:
1、
本文发现,
PCBM
夹层通过其紧密排列的分子结构形成纳米通道,允许可控的离子交换(如
PEA⁺
、
FA⁺
、
Pb²⁺
),减缓了反应速率,从而在
3D
钙钛矿表面形成均匀的
2D
覆盖层(图
1a
)。
2、
HAADF-STEM
图像显示,
LSS
样品(含
PCBM
)的
3D
钙钛矿晶粒表面完整,覆盖层厚度均匀(
~10 nm
);而对照组(无
PCBM
)的
2D
钙钛矿层呈随机分布,厚度波动大(
15–50 nm
),且
3D
晶粒表面被腐蚀(图
1b-c
)。
3、
EELS
和
ELNES
分析表明,
PCBM
夹层限制了
2D
钙钛矿的
n
值(层数),主要形成
n=1
和
n=2
的纯相结构(图
1j-l
),而对照组因快速反应生成
n=2–5
的混合相,导致能带排列混乱(图
1h-i
)。
图
2.
近表面晶界微结构的
4D-STEM
分析
要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