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华网军事
中华网军事是中国访问量最大的军事站点,频道由新闻资讯、品牌栏目、军事图库和军迷生活四大版块组成。中华网军事坚持以独特的视角报道军事事件,受到数百万军迷的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华网军事

深度 | 这,是中国重返世界之巅的制胜底牌!

中华网军事  · 公众号  · 军事  · 2021-08-27 21:5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个世界是否黑暗,国家是否有希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自己是不是成功人士。
评价的标准不是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不是帮助了多少人,而是是不是有钱,是不是有权。
典型的笑贫不笑娼,西方世界的丛林法则。
就如同胡适一样,早早的加入了汪精卫的低调俱乐部,希望与日寇媾和,后来家国沦陷,叫嚣抗战必亡国的胡适一飞机飞到纽约,而普通人民在日寇的铁蹄之下,这些关他屁事。
因为在这种思潮之下,是不可能有先富带动后富,或者共同富裕的。
只能是 跑跑 越来越多, 谁先富谁先跑,傻子才带后富
有没有社会贡献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挣钱。


为什么要倡导共同富裕?
这甚至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经济问题。
因为一个正常社会的发展,会面对两个敌人,一个是财富集中,一个是阶层固化,当这两种现象成为极端,社会将失去所有的活力。
财富集中导致的结果是富人掌握着绝对的财富,但富人的数量极少,消费能力有限,再有钱,一天也只能吃三顿饭,睡一张床,而穷人的消费力严重不足,有需求但是消费不起,导致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停滞;
阶层固化导致的结果是出生在金字塔顶端人一出生就应有尽有,根本没有奋斗的欲望,而底层的人升迁无望,奋斗也没有什么用,没有奋斗的动力,于是整个社会躺平。

很简单的说,如果一个社会贫富悬殊和阶层固化做到极致,资本家的路也走到头了,因为人人躺平,穷人太多,资本家的产品老百姓根本消费不起。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萧条,资本家把工人剥削到极致,工人完全失去消费能力,产品卖给谁去?
公平问题,也是中西方文明与诉求的本质差别。

事实上,从古代开始,中国社会就呼吁公平,这是和西方社会的本质不同。
中华文明5000年一直能够延绵不绝,且不断的修正并进步,是因为有两个最根本的点。
第一,是抑制 土地兼并 ,这种思想发展到今天是 共同富裕
第二,是 保持阶层流动 ,这种思想到今天就是 公平
而在盎格鲁萨克逊的价值观里,和中华文明完全是相反的。

从抑制土地兼并来说,中国土地上可以除了宋代,历朝历代都打压豪强,关注普通平民的利益,避免土地 「财富」集中在少数豪强手中,历代采用的政策包括而不限于:
实行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保证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如屯田制和均田制的实行。
限制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如占田制、课田制等。
清查大地主土地的实际数目,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
.......
但是对于盎格鲁萨克逊人来说,从来是鼓励兼并,鼓励豪强,甚至国家层面进行推动,让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
从14世纪开始,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分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盎格鲁撒克逊人这样的做法很有英国特色,即鼓励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在中国历代,即使发生土地兼并,也多在天灾农民歉收之时,地主通过高利贷等手段占有农田,好歹有法可依,英国人是鼓励资本家直接开抢;
甚至于直接写进了西方的圣经里: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而从秦代开始就已经有的抑制豪强这样的中国古代特色,在西方世界更是找不到的,西方世界就是鼓励马太效应,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从公平和阶层流动而言,中国从最早的商鞅变法开始,确立了12级军功爵位制度,限制了旧贵族的世袭权力。
从秦开始,那怕是最普通的山野村夫、平民子弟,只要在战场上实实在在的有军功,就可以从普通士兵到公士,一步一步直到关内侯。
出身不重要,努力才重要。
而从秦代开始,中国历代的公平制度在不断的完善,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到今天的高考,哪怕出生再贫寒,只要愿意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就有阶层上升的通道,就有可能改写自己的人生。

而这一点,在盎格鲁萨克逊人的世界里,也是找不到的。
阶级固化、阶级壁垒,向来是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人会很在意你的家庭出自什么阶级、你的收入是多少,而这套阶级制度在英国的社会中几千年来就已经根深蒂固。
到了今天,盎格鲁萨克逊人的阶层已经完全固化,从儿童时代开始,平民子弟在公立学校放羊,贵族子弟在私立学校享受良好教育,平民子弟即使努力考上大学,一年3万英镑以上的学费也是拦路虎。
2013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研究发现,过去800多年,英国的社会阶层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有地位的人继续占居高位,中下阶层的人也继续待在中下层。
800多年来,英国经历了宗教战争、革命、工业革命、实施民主和福利国家等重大变革,但是,英国上层和中下层社会之间还是没有多大变化。当年跟着威廉二世到英国的诺曼人大姓达希、蒙哥马利、裴希、曼德威,经过了二十七代依旧是牛津、剑桥或是法界、医界以及政界的常客。

盎格鲁萨克逊人鼓励马太效应,鼓励阶层固化。
这也是中国很多中国资本家眼红英国模式,喜欢英国的重要原因,时长感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