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20世纪90年代末,高通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但是,它刚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该公司努力寻找中国合作伙伴来生产采用其移动标准的手机。当时,中国也尝试开发自己的无线标准。
但是,高通最终说服了中国政府,帮助确定了3G和4G移动技术的标准。而欧洲电信公司提供的标准很快就退出了舞台。中国自己开发的移动技术没能兴盛起来。
垄断引起多方投诉
到2013年,全世界几乎每款无线设备都依赖于高通的芯片或专利。随着高通垄断地位不断巩固,全球品牌商如苹果和三星开始向管制当局投诉,声称高通实行“歧视性的”定价策略以及收取高昂的授权费。在中国,一些主流手机制造商也抱怨高通征收了“太高的授权费”。
“一部智能手机涉及到大约25万项专利。手机制造商要生产手机就必须获得专利持有公司如高通的授权。”东西方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迪特尔-恩斯特(Dieter Ernst)说。
最终,高通因为涉嫌垄断市场在中国被罚款9.75亿美元——约占该公司每年在中国所创造营收的8%。事实上,高通在欧盟和韩国也遭到了反垄断调查。甚至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也对它进行了调查。
高通全面配合中国政府的调查,同意支付罚款,并降低了在中国销售的芯片价格。“我们很高兴这样的判决结果消除了我们在中国发展的不确定因素。现在,我们可以集中全部注意力和资源,支持我们在中国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该公司的CEO史蒂夫-莫伦科夫(Steve Mollenkopf)当时说。
开始深入合作
接下来,高通与中国政府开始了深入合作。
它设立了一个1亿多美元的投资基金,用于帮助中国初创公司。它与中国公司例如华为合作建立了新的研发和设计中心。它还与北京中科创达合作开发无人机、虚拟现实眼镜和联网设备。
高通还帮助中国政府开发超级电脑。在今年5月,高通同意与中国国有企业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设计和销售智能手机芯片。高通还承诺将更多高端生产业务从韩国转移到中国。
“中国是一个任何CEO都不愿意离开的庞大市场。”信息科技和创新基金的总裁罗伯特-阿特金森(Robert D. Atkinson)说。
高通最近在中国最大的一笔投资是在贵州省。中国在贵州省规划了一大片土地,用于建立新的工业园区,专门用于研发超级电脑、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服务。中国国有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巨头如阿里巴巴也开始入驻,建立自己的大型服务器农场。这个地区的水资源非常丰富。
一年前,高通还与贵州省政府合作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华芯通半导体公司,并承诺投资大约1.4亿美元持有少量股份。这个合资公司位于一个开发区,该开发区还吸引了微软和戴尔。
华芯通在2016年开建,现在已开始运营。对于中国政府和高通来说,华芯通开发的首款服务器芯片将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