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通识联播
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由北大、清华、复旦、中大以及浙大、南大、武大、厦大、重大、港中文等大学十所高校组成。联盟特开设通识教育平台,探讨通识教育理念,介绍核心课程知识,促进高校交流合作,发布相关资讯信息。关注通识联播,锁定中国通识教育实践最前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通识联播

第八届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暨第六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于中国美术学院顺利召开

通识联播  · 公众号  ·  · 2025-04-20 14:2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教育家论坛

图片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讲席教授、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常务理事会秘书长甘阳主持教育家论坛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讲席教授、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常务理事会秘书长甘阳教授主持“教育家论坛”,邀请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教授、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教授展开对谈。



图片

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教授讲话


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教授从大学存续的根本命题切入,指出AI时代教育的核心矛盾已从“知识垄断”转向“人性突围”。他将知识分为“客观知识”与“个人知识”,认为前者将被AI全面覆盖,而后者才是人类创造力的真正源泉——这种根植于个体经验、情感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必须通过人文社科教育中多元观点的碰撞来淬炼。他提出未来大学需以“三重开放”(学科、学习、校际)重构教育生态,将社会资源转化为通识教育的活水源泉。



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讲话


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直言当下文科的“无用论”本质是教育规模扩张的副产品。他犀利指出,顶尖大学的人文学科必须坚守“思想策源地”的使命。面对AI,他提出颠覆性的教学逻辑革命:与其禁止学生使用AI,不如引导学生将AI转化为“思辨陪练”,通过多模型答案的比对分析培养学生的深度判断力,展现技术如何倒逼传统课堂从知识灌输转向思维操练,更警示文科的危机不在AI,而在教育者能否在算法浪潮中守住思想的锐度。



图片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教授讲话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教授以上海纽约大学的全球教育实验为样本,他借英国学者纽曼的教育思想,强调大学作为“具身化精神共同体”的永恒价值:当七八十个国家的学生在同一屋檐下学习和交流,这种“肉身在场的智慧交融”恰是AI无法复制的。对于AI与人文的关系,他提出人类既要用AI增强学习效能,更需通过哲学追问反制技术异化。算法能解构文本,却无法回答“为何而活”的终极拷问,恰印证了通识教育在算法时代作为精神基石的意义。




大会主论坛演讲


图片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曹晓阳教授主持4月12日大会主论坛演讲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曹晓阳教授主持4月12日大会主论坛,邀请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音乐学院原院长杨燕迪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孙向晨教授演讲



图片

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教授演讲


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教授以《生长者的根》为题,提出艺术教育应回归文化根源,构建新艺科的三大维度:礼乐之道——通过贯穿在器物、空间和仪式等艺术现场之礼唤醒文化根性;山水之道——以人文山水校园营造人与自然相融的精神家园;言意之道——超越技术语言的局限,在经典研习中培育意象思维与创造性超越。他批评当前学科调整“重艺疏理”的倾向,呼吁着眼东方艺术的自主构建,以艺术的身心经验方式,重返民族文化的根源沃土,探索以艺术为驱动的新的艺术人文体系。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