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她开心得手舞足蹈:“白捡了20万。”
十分钟后,手机响了。
对方带着哭腔说:“由于我的疏忽,忘了扣除个人所得税,20万的20%也就是4万元,现在公司让我赔,求求您,把所得税汇回来好吗?”
阿姨寻思:“得20万还4万,也是赚了。”
于是立马转了4万给对方。
晚上,阿姨越想越不对劲。
第二天,急忙赶去银行查询。
“那20万元竟然全部不见了。”
原来,是
骗子利用了“支票汇款当天无法支取”这个条款——可在账面显示金额,但随时可以撤票。
阿姨气得大哭:“都怪我想占便宜啊!”
这也是
所有诈骗的特点——“利用你想占便宜的心理。”
上个月,表妹说了一件很好玩的事。
她是今年的高考毕业生。
高考完后,跟几个同学去欢乐谷玩。
欢乐谷票价原本是230元,
但因为她们有准考证,
便可以买150元的学生票。
一听说用准考证可以打折,
消息立马在队伍中传播开来。
有好几个大人跑过来:
“妹妹,借你们的准考证用用。”
几个小妹妹不好意思拒绝,
就把准考证递了过去。
然后,表妹们感叹:“这些大人太机智了。”
不过,事情很快就反转了。
欢乐谷入口处,检票人员说:
“打折票必须出示准考证,没有准考证一律不准进。”
那几个借准考证买票的人立马蒙了:“没想到偷鸡不成,还倒蚀了一把米。”
想偷奸耍滑的人,最后的结果往往都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冯仑《野蛮生长》讲过一段故事:
你开车闯红灯了,被警察拦住,
一看警察是熟人:“兄弟,你怎么在这儿!”
对方说:“没事儿,你过去吧。”
你省了50元罚款,觉得特有面子。
第二次路过这儿,你拐错弯了,
一看又是这哥们:“又是你当班啊?”
对方说:“没事儿,你过去吧。”
于是,你又省了50元罚款。
麻烦了人家两次,你心里过意不去,
于是找理由请他吃饭,还这个人情。
这一吃一喝,花费远远超过100元。
吃完饭,你多了一句嘴:“弟妹忙什么呢?”
对方说:“不争气啊,一天在家没啥事儿。要不上你那里找个活,随便给点钱就行。”
你说:“没问题,哥们的事嘛!”
他媳妇来上班了,怎么开工资呢?
再怎么也不能低于2000元吧。
媳妇上班三个月后,他打电话来了:“大哥,你得好好管管你手下,不能老欺负我媳妇,她不就是没上大学吗,没上大学也是人。”
第二天,你便给手下人打了招呼。
但最后你也无法忍受了,打电话跟哥们:“让她回家吧,我每月给她开1200元。”
对方一听急了:“瞧我媳妇不顺眼啊……”
你一年搭进24000元,还得罪了哥们。
如果当初他一上来敬礼,说罚款50元时,
你就乖乖给50元,这一切麻烦都不会发生。
想投机取巧的人,最后的结果往往都是鸡飞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