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债市周度观察
过去一周(2025年5月6日-2025年5月9日)10年国债在1.61%-1.644%区间窄幅震荡,
短债表现优于长债。5月6日为节后第一个交易日,资金面均衡偏松,虽然大额逆回购到期并净回笼,但由于尾盘对次日国新办发布会降准降息预期较强,10年国债利率小幅下行。5月7日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降准0.5%并调降政策利率10BP,10年国债利率短暂下行后投资者开始止盈,长债及超长债调整幅度较大;5月8日资金面偏宽松,10年国债利率小幅下行;
5月9日受进出口数据表现尚可扰动,债市小幅调整,但尾盘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表示将择机恢复国债买卖,利率小幅下行。整周来看债市表现偏震荡,短债表现优于长债。
1.1
本轮降准降息与2024年9月24日有何异同?
5月7日降准降息为继2024年9月24日降准降息以来,货币宽松政策首次全面落地,两次政策力度以及债市反应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5月7日举行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发布会,央行根据425政治局会议精神,将加大宏观调控的强度,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主要有三大类共10项措施。其中央行宣布降准0.5%并调降政策利率10BP,政策落地后投资者开始止盈,债市出现调整。此为继2024年9月24日降准降息以来,货币宽松政策首次全面落地,但其与2024年9月24日相比存在如下异同:
(1)相同点
①降准降息时点均超市场预期;
②降准降息落地后投资者出现止盈,长债及超长债利率上行,中短债阶段性表现好于长债及超长债。本轮降准降息后,5月8日30年国债利率较5月6日收盘上行约1.05BP,7年国债利率下行约1.42BP,而3年国债利率下行约4.35BP。2024年9月24日降准降息后,4个工作日后债市利率调整至阶段性高点,10年国债利率上行约21.53BP,3年国债利率上行约16.23BP,短债调整幅度小于长债。
(2)不同点
①降准降息幅度不一样,本次降息幅度10BP略低于2024年9月24日降息20BP力度,这也是投资者选择止盈的原因之一;
②外部环境不一样,2024年9月24日人民币汇率处于7.0附近水平,人民币贬值压力相对较小。而自美宣布关税政策加码以来,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4月8日美元兑离岸人民币一度突破7.4,创2020年以来新高。中美正式谈判前,稳汇率的重要性仍然不言而喻,货币政策留有充足的空间必要性提升,因此货币宽松的空间与9月24日不一样;
③权益市场环境不一样,2024年9月24日以来稳增长及稳资本市场政策有效提振市场信心,彼时外部环境没有明确变化且当时上证指数处于2700点附近的较低基数,因此出现连续大幅拉升。而当前虽然同样有系列金融政策支持,但权益市场处于3300点以上较高基数水平,经济基本面承压预期之下权益市场或难以复刻2024年9月24日以来的直线拉升,上证指数在相对高位上行幅度偏缓慢,因此对债市的压制力量有所缓和。
总体来看,由于外部不确定提升,国内货币政策大幅宽松可能性不高,因此本轮降息力度低于2024年9月24日,投资者出现常规止盈操作。但同样由于外部环境变化使得国内经济基本面承压,当前权益市场预计难以复刻2024年9月24日以来的连续跳空高开加速上行,因此对债市的压制预计较2024年9月24日大幅缓和,所以本轮降准降息落地后市场调整主要是止盈扰动,调整幅度及时间预计不及9月24日。
1.2 长端及短端应该如何抉择?
当前降准降息实质性改善流动性利好中短端,参考2024年9月24日超预期降准降息落地后情形,短期可做多中短端寻求确定性。
2024年9月24日央行宣布降准0.5%并调降政策利率20BP,债市同样出现了止盈情绪,但与此同时权益市场连续拉升,“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因此债市总体走熊,4个工作日后债市利率调整至阶段性高点(10年国债利率上行约21.53BP),期间利率曲线熊陡,短债表现优于长债及超长债。以2024年9月24日超预期降准降息后的曲线形态变化为参考,当前5月7日央行同样超预期宣布降准0.5%,并调降政策利率10BP,如第1.1节所述,我们认为止盈带来的调整的幅度及时间预计不及9月24日,且当前降准降息实质性可以改善流动性,利好中短端,因此短期可做多中短端寻求一定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