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榜
涨粉、变现、运营、观察,新榜给你不一样的新思路。新榜——内容创业服务平台,www.newrank.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榜

498元\/年,网站看新闻也要付费,财新这次商业转型意味着什么?| 新榜观察

新榜  · 公众号  ·  · 2017-10-17 19:0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其实也不难理解。从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开启的门户网站时期开始,网友们就习惯了在网络上接受免费的新闻资讯。况且,大部分民众对新闻的质量并不挑剔,只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品和谈资而已。

财新掌门人胡舒立也曾说过, 在中国,培育一个收费市场是非常难的事 。“媒体过去训练读者不需要花钱就可以看到精神产品,现在再收费,很多读者就难以接受。”

不过,用户没有付费阅读的意识,不代表这条路就行不通。付费意识、消费习惯是可以培养的嘛。

知识付费、内容付费,已然被列入新媒体领域里最热门的概念。语音付费产品“分答”“值乎”的出现,《李翔商业内参》在得到App上线、马东团队《好好说话》登陆喜马拉雅FM……至今不过一年多的时间。最近准备上市的阅文集团,也是迎着付费阅读的风头,赚得盆满钵满。


虽然围绕内容付费的争议也有不少,但至少我们已经看到内容付费的市场越来越大,愿意付费的人并没有想象的少。这块蛋糕很诱人,变现很直接。

财新商城里,《财新周刊》数字版一年的销量是2748,这个数字看起来并不起眼。不像之前定价199/年的《李翔商业内参》一天卖出一万多份那样,让内容生产者们感到兴奋。

由于社会阶层和认识层次的差异,不同人群之间对信息质量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很多人在社交媒体、资讯App上浏览资讯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而他们当然也不能理解为何一年要花500元看新闻。

新闻付费在国内能行得通吗?这个问题之前很难回答,但如今我们有了一个可以观察的样本。

外媒的新闻付费是什么样的?

在财新的公告里有这样一句话:“借鉴国际同行经验,为寻求基业长青做出的重要探索。 在国外,付费订阅新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一方面,正是因为所有人都能在网上看到免费的新闻,导致信息冗余、真假难辨,读者对于优质内容的需求逐渐提升,外媒发现,越来越多专注于优质、深度报道的出版商开始赚钱了。在美国大选期间,新闻媒体的付费订阅量有显著提升。

另一方面,国外媒体开始对新闻收费,同样也是形势所迫。传统的广告营收下滑严重,如果不变革就只能等死。

《华尔街日报》是在线阅读收费的先行者,也是目前最成功的付费新闻网站之一。非订阅用户点开华尔街日报的付费新闻,只能看到前面一两段,紧接着就是加入付费订阅用户的贴片广告。



在长达20年的付费探索中,《华尔街日报》的付费模式有过多次调整。比如,给非订阅用户24小时的“访客权限”,在此期间他们能够浏览《华尔街日报》网站上的一些文章样本。 (财新的“分时收费”与此相似)

英国的媒体同样推行付费订阅制度。比如《泰晤士报》为了扩大付费订阅用户基础,在内容上做了很大调整,搁置热点新闻跟进,转向编辑精选推荐,用深度的报道和权威性的分析来吸引读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