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阅方寸空间,知航空无限。航空人邀您一起见证中航工业快速发展的伟大征程,关注航空工业的美好未来,用航空情托起中国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铆装钳工王刚:五年“匠心长征” 助力“鲲龙”腾飞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 公众号  · 民航  · 2025-05-13 19:33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中航西飞国际航空部件厂的铆装钳工王刚参与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项目的经历与故事。王刚在项目中的坚持与奉献,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参与了飞机的总装下线交付试飞等工作。他在工作中的专注与热爱体现了航空人的工匠精神。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王刚参与AG600项目的初衷与决心

王刚积极参与AG600项目,希望通过参与制造大型水陆两栖飞机为国家做出贡献。

关键观点2: 王刚面对的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案

面对技术难关,王刚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全身心投入到工装、产品、零件等的设计中,最终确定了最优的摆放方案。

关键观点3: 王刚在AG600项目中的贡献与成就

王刚在项目中解决了多个难题,参与了飞机的总装下线交付试飞等工作,他的工作成果得到了领导和工友们的认可与赞扬。

关键观点4: 王刚的个人品质与职业精神

王刚在工作中展现出专注、热爱、坚定和自豪的品质,他的工匠精神和对工作的热情是航空人的生动注脚。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从“替人做嫁衣”,到“扛下攻坚旗”



“2020年项目组抽调首批攻坚队员时,我就渴望参与到这个项目。”回忆起加入AG600项目的初衷,王刚的语气里仍带着几分激动,“终于有机会造咱自己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我的第一反应是‘我要干’。”但面对技术难关,王刚还是有些忐忑。“这是组织对你的信任,你一定行!”领导的不断鼓励,让这个西北汉子拍着胸脯立下誓言:“组织把首批攻坚的担子交给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当时,AG600的装配现场堪称“零起步”。如何设计工装位置,如何规划零件摆放,如何用精益的理念对厂房进行布局,成为王刚面临的第一道难题。他本着保证现场整洁有序、最小移动距离、分族分类、方便拿取的原则,全身心投入到工装、产品、零件、样板等摆放方案的设计中。那段时间,他整日在厂房里来回穿梭、仔细丈量,脑海中进行着精密的演算,不断尝试各种排列组合。经过无数次的思考与尝试,最终确定了最优的摆放方案,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的王刚再也没有了5年前的忐忑,更多了几分坚定和自豪:“以前在转包生产线上干活,总觉得是在给别人做嫁衣。现在看着亲手装配的机身机翼,内心可踏实了,那都是咱中国人的骨气呀。”




在“毫米战场”,匠心独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