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结果,这个场面,把阿雅吓哭了。
不善表达,不懂拒绝,逃避人群。
这大概就是阿雅的童年印象。
好的改变,来自小学四年级。有一位老师,每周都喊阿雅上台演讲。
就算她紧张,发抖,开不了口,遭遇嘲笑,老师也坚持让她每周上台去讲。
长此以往,当众讲话的条件反射才有所改观。
(来自《人物》)
五年级的时候,阿雅决定学习表演。
也就有了后来,与大小S姐妹在华冈艺校的相识,以及接下来三十年的情谊。
只是,十六七岁的花样少女心,在一众要么相貌优越、要么个性鲜明的同辈之中,太容易产生“自卑”。
在昔日姐妹的玩笑中,都有佐证。
包括后来成为知名“七仙女”的一员,不知道阿雅有过多少身在其中但仿佛孤岛般的心境。
揣着自卑少女心,勇闯娱乐圈。
从唱歌到主持,她的人设,都是负责出糗搞笑,自黑自嘲,把自己当包袱往外抖。
回首那段日子,阿雅坦言:
“刚进入演艺圈时,在每一个节目中铆足全劲、拼命投入,每张照片里自己的嘴都是歪的,我太想笑给别人看,迫不及待告诉所有人,你看我好开心呀!”
可想而知,那个人生阶段里,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圈,都是阿雅“讨好型人格”滋生的土壤。
朋友圈里,讨好相熟的姐妹;
镜头面前,讨好不认识的观众。
幸好,
阿雅的觉知,让她做出了“逃离”与“改变”。
先是在做综艺主持正当红时,只身跑去美国游学。
前后15个月的时间,她学习戏剧,练习瑜伽和口语,也会花11个小时去完成一篇英语作文。
回国后虽然拿下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但她还是主动求改变,想要做自己的原创节目,不只局限于八卦搞笑的,有趣有内容的节目。
于是,
阿雅又逃离舒适圈,北上再就业。
作为制片人,拿出了综艺《奇遇人生》和《很高兴认识你》。
两档节目,口碑和评分都很高,我个人也非常喜欢。
可以说,
节目的质地,很大程度就是阿雅过去十年的人生质感。
我们得以在镜头里,看见不一样的阿雅和不同面的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