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庆坨是中国自行车产业的一个写照,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自行车制造只是一种附加值很低的低端制造业。他们生产的自行车,大部分以几十美元每辆的价格出口,少量以几百元人民币的价格摆在全国各地的商场中销售。
由于担心来自中国的低质低价自行车冲击欧盟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自1993年起,欧盟对来自中国的自行车整车征收30.6%的反倾销税,1997年又将反倾销范围扩大到自行车零配件。2005年,反倾销税率被提高至48.5%。欧盟针对中国自行车的反倾销措施经过数次延期,至今已实行24年,在这个每年销售2000多万辆自行车的重要市场上,由于失去了最重要的价格优势,中国自行车销量从制裁前的300万辆,跌至2015年的49.5万辆。
近年来,中国脚踏自行车出口贸易维持在3000多万辆的规模,出口平均单价常年维持在50美元上下(约300多元人民币)。内销市场的规模大约在2000-3000万辆之间。
2009-2015年中国两轮脚踏自行车产销规模(单位:万辆)
这就是中国自行车产业的基本面貌。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企业在自行车核心技术和关键专利上,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几乎毫无积累,中国自行车的最大竞争优势,就是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