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想国
熊培云和他的思想国。在有关电影、文学、时事与个体命运的文字中,寻找一种智慧与慈悲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思想国

心有所住,庙不可言 | 熊培云

思想国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5-03 22:3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什么是好大学,对于我而言,我只需要它有一个像模像样的图书馆。那里真的是读书人的天堂,读书人的庙宇。


上月给春风图书势力榜做评委,偶然读到作家路内的小说《慈悲》,尤其被其中的一个情节打动:


失散多年的两兄弟在路上碰着了。 弟弟在庙里做和尚,不过据他说这庙是一个老板为了赚钱花五千万投资的,三五年就能收回本钱。为此,和尚们还要打卡上班。哥哥听后便说,弟弟你不要去做假和尚了,那是一座假庙,有什么皈依可言?言下之意,你就不要去了。


弟弟回答说:“虽说是假和尚,但我心里早已皈依了……世间本来就没有真庙假庙。我有一天看到个破衣烂衫的老太,腿都残疾了,她知道县里有了庙,就爬着来进香。在山门口,她虔诚磕头,非常幸福。庙是假的,她的虔诚和幸福是真的。真庙假庙,都是一种虚妄。”


因为这个故事,我毫不犹豫地为《慈悲》投了一票。这个故事说出了我内心多年以来的一个想法。其实无论你生活在哪个国家——无论真国家还是假国家,无论你在哪所大学任教——不是有很多人夸大其辞说中国在1949年后没有大学吗? 其实,这些都不是至关重要的。


至关重要的是你自己的状态,是你最在乎什么。如果你真的决定投身于某个行业或某项事业,你就要认真起来。就知识分子而言,今日中国不如人意的大学很多,滥竽充数的学者也很多,各种无意义的项目、课题又有多少不是在浪费学者的毕生精力以及民脂民膏?


读书是为了享受他人的思考,同时激发自己的思考。这背后都暗藏着美的激情。我相信,真正热爱思考的人会知道自己的方向,他的美的激情只会停留在思考本身。所以说,重要的是你把心放在哪一个时代,而不是把身放在哪一座庙。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以及你所相信并热爱的一切。


就算有一天,我离开了大学,我也不会离开我思维的疆土。


想起佛学里经常讨论到的有关禅宗与净土宗的区别。 前者讲顿悟,所以一般人达不到其境界;而后者只管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前者被称为“竖出三界”,就像一条虫子,竖着穿透一根竹子,必须咬破一节又一节(在此估且也称为“劫”吧);而后者被称为“横出三界”,也就是下蛮功夫直接咬破边上的一层竹子就可以了。


如此说来,求佛问道好像有捷径。


在《追故乡的人》里,我批评了“捷径的诱惑”——“我注定要在芸芸众生中修行。我愿以人间的这点苦乐引领我生存的意义,也尊重人间的意义。我的俗世与我的文字一样,都是我要低头经过的庙宇。”


此刻我同样想问的是,人生真的需要捷径吗?如果读书与写作就是我一生该做的事情,所谓“捷径”就是让我提前结果这种生活。正如爱一个人,也不需要走捷径,以图早点爱完了事。而这些提前结束,都是我并不乐意的。


先说到这里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亿邦动力  ·  用另一种角度看数据
8 年前
sociology_cn  ·  一个老实人的世态炎凉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