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钻故事
硬核阅读,引领我们上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蓝钻故事

你知道吗?敦煌就要消失了

蓝钻故事  · 公众号  · 读书  · 2025-05-22 20:3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敦煌莫高窟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所面临的消失危机,以及为了保护和研究敦煌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通过引用樊锦诗的描述,强调了莫高窟文物的脆弱性和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与敦煌美术研究所合作出版的《伟大的敦煌》一书,通过高清呈现十多个朝代的敦煌壁画,让读者了解敦煌美学和历史。最后强调了购买这本书的意义,包括弥补无法亲自前往敦煌的遗憾,以及给孩子带来美学盛宴和历史启蒙。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敦煌莫高窟面临消失危机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敦煌莫高窟正面临消失的危险,自然规律使得石窟最终会消失不见。保护敦煌的任务是尽力延缓其衰落。

关键观点2: 莫高窟文物保存环境脆弱

莫高窟的文物保存环境十分脆弱,过度涌入的游客对环境造成破坏。湿度是影响壁画保存的重要因素,过高湿度会导致壁画病害的产生发展。

关键观点3: 莫高窟采取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敦煌,莫高窟采取了数字研究中心加入展览流程、限制游客数量等措施。然而,由于文物的脆弱性,保护开放始终是一对矛盾。

关键观点4: 《伟大的敦煌》一书的重要性

《伟大的敦煌》一书通过与敦煌美术研究所合作,以专业笔触呈现十多个朝代的敦煌壁画。这本书是了解敦煌美学和历史的绝佳途径,对于提高审美品位、艺术感知有很大帮助。

关键观点5: 购买《伟大的敦煌》的意义

购买这本书可以弥补无法亲自前往敦煌的遗憾,同时也是一次美学盛宴和历史启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古代百科全书,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历史。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壁画年老多病,脆弱得像酥团一样,光线、空气、水分……都会对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目前没有任何科技手段可以阻止。

图片
也就是说,在不远的将来,敦煌美学很可能将会成为一座遗迹、一段历史。

一想到漫漫1700年间,它躲过战乱,挺过掠夺者的破坏摧残。

却因为距离、时间种种限制,等不及所有人亲眼一见,这座艺术瑰宝就会归于尘埃。真的无比遗憾和痛心

图片

所以哪怕力量微小,今天我也想向所有人隆重推荐这套,与 敦煌研究所合作的珍藏版巨著——

《伟大的敦煌》

116座洞窟,400+幅传世壁画

一次讲透1700年敦煌美学史

图片



吹佛一千年的风沙,也掩不住敦煌的灿灿风华。


无论你到没到过敦煌,拿到这套书都会懂,什么是:一窟一世界,一眼一千年。

图片

这套书与 敦煌美术研究所 合作,以当今最为专业考究的笔触, 将风化剥落的壁画修复如新,

通过国际认可的“复原性临摹”技术 ,还原了壁画诞生之初的原始样貌。

让沉睡了1000年的敦煌美学,重新复活!
图片

北魏之飘逸,西魏之洒脱,

隋代之烂漫,中唐之华美,晚唐之富丽,

宋朝之优雅、西夏之神秘、元代之鲜明……

高清呈现十多个朝代深具代表性的 400余幅敦煌壁画

一套书,就是一部流动的艺术盛宴。
图片

很多去过敦煌的人都知道,出于对壁画、雕塑的保护,每天不仅接待游客限量,开放参观的洞窟也寥寥无几。

而且因为面积、光线限制(现场很多洞窟都不能拍照、打光),哪怕你在一个洞窟呆一整天,

看到脖子都歪了,也很难欣赏到每一处细节和纹理。

图片

现在有了这套书,真的能大大弥补你远赴千里,却看不懂、看不清敦煌壁画的人生遗憾。

600多页,116座洞窟,超全超清覆盖敦煌所有壁画题材:

佛像、菩萨、飞天……千佛千面,庄严 慈悲

图片

建筑、山水、乐器、藻井、动物,仿佛来到 人间仙境。

图片

本生故事画、经变画、历史画,一幅画就是一段人生。

图片

不仅仅是画作的罗列,更有 堪比金牌导游的解读和介绍 。一次解答:

“飞天”到底是哪类神仙;

莲花、法轮、火焰这些纹饰,有哪些隐藏深意;

敦煌壁画的神秘“供养人”的真实 份。


图片

书中涉猎的古代服饰、乐器、建筑、交通工具、市井百态……

对孩子来说,也完全就是 一部图文并茂的古代百科全书。

还有中高考必考张骞出使西域专题,带孩子领略大汉风华▼
图片

装帧工艺也配得上“匠心”二字。

超大8开,巨幕级大开本 ,宛如“电影瀑布屏”, 对眼 睛太友好。

图片

每一帧都经过专业团队11轮苛刻调色,博物馆级高清呈现,

纹饰细节、壁画肌理,一览无余

图片

还不惜成本设计了 超清放大宽屏拉页,细节分毫毕现。

手机拍不出它万分之一的美~真的要拿到手才懂,这独一份的震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