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科技
只供应最有营养的科技大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科技

2025,中国芯片“第一战”打响

腾讯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5-04-16 14:1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国产EDA产业的并购情况。华大九天和芯和半导体等公司正在经历一场并购战争,并购成为巨头成长的必经之路。文章分析了并购的动因、现状、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丰富的实际案例。同时,也介绍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并购情况,以及中国公司在海外并购半导体资产方面的一些机会和挑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国产EDA产业的并购趋势

国产EDA公司正在经历一场并购战争,面临市场竞争和行业整合的压力,通过并购实现快速成长。收购案例呈现出多元化和跨界的特点。

关键观点2: 并购动因

并购有利于产业长期健康发展,是巨头成长的必经之路。伴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技术进步,行业整合成为必然趋势。

关键观点3: 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并购情况

全球半导体产业经历了多次并购浪潮,跨国并购案例层出不穷。国际巨头通过并购实现业务扩张和市场份额的提升。

关键观点4: 中国半导体并购的特殊因素

中国半导体公司的并购受到政策、市场、资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投资热潮消退、行业竞争加剧、估值下滑等因素使得并购成为行业整合的重要方式之一。

关键观点5: 成功案例与困难

中国半导体公司在海外并购半导体资产方面存在一些成功案例,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估值偏差、产品周期匹配度等问题是并购过程中的主要挑战。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与海外的产业发展看齐,但也仍然还有差距——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被收购案例稀少,上市公司壳资源价值高,更多作为收购方出现。美国上市公司之间的直接收购频繁发生 ,如前几年的AMD收购Xilinx,博通拟收购高通。

EDA大鱼吃小鱼,不存在蛇吞象

国产EDA公司目前只有三家在A股上市,除了华大九天、概伦电子,还有广立微电子。
未上市的EDA公司有80多家,各家生存现状各不相同——有的实力强劲(如芯和、合见工软),有的则在数个环节有标杆产品,如得到国家大基金加持的鸿芯微纳,也有多家在过去几年得到资本追捧,获得高额募资,在如今的环境下还可以从容不迫。
从我掌握的情况来看, 大部分国内EDA公司的收入刚过1000万大关,面临高昂的运营成本,特别是人力成本。直接一点 说,恐怕半数的公司已经接近资金链断裂的临界点。
与上述公司相比,已经上市的概伦电子和华大九天境况就是天差地别,两家都深谙并购之道,自上市后就开始大举战略投资、并购。
2023年,概伦电子收购福州芯智联。2024年,华大九天收购阿卡思控股权。这两个案子都是近两年发生的,不过交易逻辑各不相同。
阿卡斯的验证工具在市场上口碑很好,背后有哈勃、上海科创等机构支持,华大九天收购阿卡斯的估值约3亿人民币,可以有效补充产品线。福州芯智联由于估值不明,估计收购价不高,根据概伦电子公告,对该收购产生的商誉损失计提减值。
这里面也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 已经启动上市甚至是上市撤回的公司,由于经过了资本市场的洗礼,在后续的并购当中,会更受青睐
半导体是一个高集中的行业,技术密集、资金密集、赢者通吃,其产业发展史,本身也是一部并购史,这在EDA领域的集中尤为显著——全球范围只有三家大型公司,Synopsys(新思)、Cadence(楷登)和Siemens(西门子),这三家公司基本都是在经历了几十、上百起并购之后,成功突出重围,形成今天三足鼎立的局面。
图片
过去10年Synopsys和Cadence市值变化 来源:GV
并购是EDA工具乃至半导体产业的底色,市场规模有限也是推动公司并购的底层逻辑。
根据SNS Insider的数据,2023年全球EDA市场大概是146亿美元的水平,预测到2032年将会增长至327.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大概9.35%。相比之下,WICA提供的2023年整个半导体市场规模大概是5300亿美元左右,EDA市场规模可见一斑。
根据我们观察到的数据,中国EDA市场大概在100亿元左右,覆盖了前端、后端、模拟等众多细分领域,每个领域都有数家到十几家公司厮杀,而按照行业规律,最终每个细分领域容纳三五家已经是极限。
另外,中国市场目前处于芯片创业退潮期,其中2019年这一批新成立的一部分 设计公司已经举步维艰,而顺利做大的公司受到周期影响也控制成本,这种下游市场的收缩,也会传导至上游供应商,加速EDA软件的并购
全球市场规模本身有限,客户也受周期影响在收缩,就算中国市场再大,也不可能长期容纳这么多公司生存,结果只能是优胜劣汰。
以上都是客观因素推动并购, EDA公司要想参与国际竞争,也存在并购的主观需求。
EDA公司处于半导体产业上游,客户遍布半导体产业链,从上游的英伟达、苹果这样的设计公司,到下游的台积电这样的制造公司,都需要配套专用产品,这种全产业链的自研,对于行业龙头公司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图片
EDA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分布,来源:Quartr App
如果想跟欧美巨头争夺客户,并购是扩张的唯一捷径,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前面说,残酷的淘汰赛拉开帷幕的原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