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一九九九年,南大开始启用南京仙林九乡河校区,用地近五千亩,虽未达至罗家伦校长之宏阔理想,但也是格局为之一新。
仙林一带,西望紫金山,北倚栖霞山,东顾宝华山,扬子江横亘于前,九乡河萦绕于侧
,罗家伦描述的三山二水的校园胜境,算是在金陵之东被后人约略实现了。
二〇一二年,仙林校区成为南京大学主校区,自此,学校形成拥有仙林为主、鼓楼与浦口为辅的三校区格局。
不过,从人文视角看,南大身为百年大学,迭经世纪风雨,自四牌楼,至鼓楼,至浦口,再迁仙林,因主校区屡建屡迁之故,凡旧园之建筑、道路、风景、文物等文化遗产荒落甚多。
这一点,比之同为百年名校的清华、北大校园,教训立见。今天的清华校园,仍能仰承中国皇家园林之遗泽,融欧美、俄罗斯建筑风格于一体,风格精雅,层次鲜明;校内景致繁富,碑、亭、塔、石俯拾皆是。北大校园,则以人文见长,自圆明园往东,依次可见荷塘、二校门、大礼堂;东门内,则是北大学子心目中的文化圣地博雅塔和未名湖,其盛名多来自北大的现代文学运动及思想贡献。
作为南京大学新百年的主校区,仙林之地天真未凿,文化设计更付阙如。更兼值仙林校区筹建时,工具理性盛行,万事千端,首推实用。以粗简为质朴,以无文为旨归,恨不能校园四处,皆是实验工场,教室楼宇,俱以阿拉伯数字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