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它吸引了大量“新知识工作者”——自由职业者、远程团队、内容创作者。他们用 Notion 写作、建站、做项目管理、甚至整理人生计划。Notion 成了
“数字生活的万能胶水”
。
此时,赵伊凡的身份已悄然转变:他不仅是一个产品经理,还是全球新一代知识工具哲学的布道者。
Notion 的收入曲线堪称硅谷奇迹:2019 年 300 万美元,2021 年 3100 万美元,2023 年 2.4 亿美元,2024 年突破 3 亿美元并拥有400 万的用户。更惊人的是用户粘性:70% 的企业用户表示替代了至少 2 款工具,90% 的福布斯云 100 公司在使用。
赵伊凡拒绝将 Notion 定义为 “效率工具”,他在 2023 年罕见接受《连线》采访时说:“当人们用 Notion 规划旅行、记录育儿日记、甚至设计人生目标时,它已经成为思维的外延。就像古人用竹简整理思想,现代人需要的是能随思维生长的数字载体。”
产品界面中,手绘风格的加载动画、可自定义的 “心情模板”、支持 Markdown 与富文本混合的编辑模式,处处体现着 “反科技霸权” 的设计 ——工具不应规定用户如何工作,而应适应每个人独特的思维轨迹。
在硅谷热衷于打造个人 IP 的浪潮中,赵伊凡始终保持低调。他从不参加 TechCrunch Disrupt 演讲,社交媒体账号停更于 2019 年。
唯一一次公开露面是 2022 年在京都举办的 Notion 用户聚会上,他穿着无印良品的亚麻衬衫,用中文夹杂着日语说:“我小时候在新疆看星空,觉得每颗星星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现在我希望 Notion 是一片星空,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星座。”
这种东方哲学式的谦逊,渗透在 Notion 的企业文化中。公司拒绝激进的增长策略,400 万付费用户中,70% 来自自然流量;总部没有豪华办公室,而是在旧金山租下一栋老仓库,员工工位旁摆放着赵伊凡从新疆带来的手工地毯和水墨屏风。当被问及是否担心竞品模仿时,他引用《道德经》:“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真正的壁垒,是对 “工具即人性延伸” 的深刻理解。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成功时,赵伊凡说,
他不认为 Notion 是“成功的终点”,它只是为人类组织思维的工具探索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他不喜欢上台演讲,也极少接受采访。但正是在这份安静与克制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独特的硅谷故事。
他的存在提醒我们:
伟大的工具,不只是效率的体现,也是灵魂的延伸。
美股大数据AI量化团队重磅更新
,免费给全球投资者提供 美股盘前,盘中和盘后出现异常波动最大的个股,只需登录官网注册免费账户立即使用,让你先人一步发现交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