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化脓而肿。
8.郁结
肿势坚硬,表面不平或有被角,状如岩突,不红不热。
9.实肿
肿势高突,根盘收束,常见于正盛邪实之疮疡。
10.虚肿
肿势平坦,根盘散漫,常见于正虚不能托毒之疮疡。
考点
5★★★ 辨痛
1.热痛
皮色焮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
2.寒痛
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
3.风痛
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遇风则剧。
4.气痛
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
5.湿痛
痛而酸胀,肢体沉重,按之出现可凹性水肿或见糜烂流滋
.
6.痰痛
疼痛轻微,或隐隐作痛,。皮色不变,压制酸痛。
7.化脓痛
痛势急胀,痛无止时,如同鸡琢,按之中软青紫瘀斑。
考点
★★★ 辨痒
1.风胜
走串无定,变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
2.湿胜
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最易沿表皮蚀烂,越腐越痒,多为湿性。
3.热胜
皮肤隐疹,焮红灼热作痒,或只发于裸露部位,或遍布全身。甚则糜烂滋水淋漓,结痂成片,常不传染。
4.虫淫
浸淫蔓延,黄水频流,状如虫行皮中,其痒尤甚,最易传染。
5.血虚
皮肤变厚、干燥、脱屑,很少糜烂流滋水。
考点
7★★★ 辨脓
1.辨脓的有无
(1)有脓 按之灼热痛甚,以指端重按一处其痛最甚,肿块已软,指起即复(即应指),脉来数者,为脓已成。
(2)无脓 按之微热,痛势不甚,肿块仍硬,指起不复(不应指),脉不数者,为脓为成。
2.辨脓操作方法
有接触法、通光法、穿刺法、点压法、
B超等。
考点
8★★ 外科内治法总则
1.消法
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
2.托法
托法适用于外疡中期即成脓期。
3.补法
此法则适用于溃疡后期。
考点
9★★★ 外治药物疗法
1.膏药
(1)适应证 一切外科疾病初起、成脓、溃后各个阶段,均可应用。
(2)用法 如太乙膏、千捶膏均可用于红肿热痛明显之阳证疮疡,为肿疡、溃疡的通用方。阳和解凝膏用于疮形不红不热,漫肿无头之阴证疮疡未溃者;
微信平台:懒人医学考试中心,免费提供
咬头膏具有腐蚀性,功能蚀破疮头,适用于肿疡脓成,不能自破,以及患者不愿接受手术切开排脓者。
2.油膏
(1)适应证 适用于肿疡、溃疡、皮肤病糜烂结痂渗液不多者,以及肛门病等。
(
2)用法 肿疡期用
金黄膏、玉露膏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散瘀化痰,适用于
疮疡阳证。冲和膏
有活血止痛,疏风祛寒,消肿软坚的作用,适用
于半阴半阳证。回阳玉龙膏
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
阴证。
生肌玉红膏功能活血去腐、解毒止痛、润肤生肌收口,适用于一切溃疡,
腐肉未脱,新肉未生之时
,或日久不能收口者;
生肌白玉膏
功能润肤生肌收敛,适用于
溃疡腐肉已净
,疮口不敛者,以及乳头皲裂、肛裂等病;红油膏功能防腐生肌,适用于一切溃疡。
考点
10★★ 外科手术疗法
1.切开法
适用于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脓者。
2.火针烙法
是指将针具烧红后烫烙病变部位,以达到消散、排脓、止血、去除赘生物等目的一种治疗方法。
3.砭镰法
适用于急性阳证疮疡,如下肢丹毒、红丝疗、疖疮痈肿初起、外伤瘀血肿痛、痔疮肿痛等。
4.挂线法
用普通丝线或药制丝线或纸裹药线或橡皮筋线等来挂断瘘管或窦道的治疗方法。适用于疮疡溃后,脓水不净,虽经内服、外敷等治疗无效而形成瘘管或窦道者;或疮口过深,或生于血络丛处,而不宜采用切开手术者。
考点
11★★ 外科其他疗法
1.引流法
是在脓肿切开或自行溃破后,运用药线导管或扩创等使脓液畅流,腐脱新胜,防止毒邪扩散,促使溃疡早日愈合的一种疗法。
包括药线引流,导管引流和扩创引流
。
(
1)药线引流 是指用
药
线进行引流。适用于就溃疡疮口过小、脓水不易排出者,或已成
瘘
管、窦道者。
(2)导管引流 是指用导管进行引流。适用于附骨疽及流痰、流注等脓腔较深、脓液不易畅流者。
(3)扩创引流 是应用手术的方法来进行引流。大多用于脓肿溃破后有袋脓现象,经其他引流、垫棉法等无效的情况。适用于痂、有头疽溃后有袋脓或脂瘤染毒化脓等。
2.垫棉法
是用棉花或纱布折叠成块以衬垫疮部的一种辅助疗法。适用于溃疡脓出不畅有袋
脓者,或疮孔窦道形成脓水不易排尽者,或溃疡脓腐已尽、新肉已生、但皮肉一时不能黏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