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新国风
正本清源,复兴儒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新国风

小寒:天寒人不寒,改变冬闲旧习惯

腾讯新国风  · 公众号  · 儒学  · 2020-01-06 16: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古人通过观察认为小寒时节的气候特点是天渐渐地变寒,但是尚未达到大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


也就是说,在古代曾有一段时间里,大寒可能是比小寒冷的。 我们的邻国朝鲜、日本也都有谚语来描述小寒之寒甚于大寒,日本的节气习俗更是将小寒日定为“隆冬”的起始。


小寒期间虽然没有强烈的雨、霜、雪,但是却“无风也寒”。 用现代气象学解释来说,在这期间,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最为强大、稳定,再配合全年中最强强度的西风,使得这时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


三九四九冰上走(资料图)


这时农民要抓好春花作物的培育,做好防冻、防湿工作。 “小寒寒,六畜安”,害虫也会在此时被冻死。 所以, 小寒是春天前的严寒,是黎明前的黑暗


在这最寒冷的日子里,古人们已经意识并预感到万物都在萌动新生,即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大自然也在积蓄着雪花、积蓄着阳气、积蓄着力量。 没有寒冬,暖春就无法开始。


寒为冬季的主气,中医学认为寒气致病可分为外寒和内寒。 外寒是使人致病的外感六淫病邪之一,亦称为“寒邪”; 内寒是指体内阳气温煦气化功能减退,或阴寒性病理产物积聚弥漫的病理状态,也称“寒从中生”。


外寒以寒为主,虚象不明显,不过长时间亦可导致内寒; 内寒是虚而有寒,素体阳虚,抵御邪气能力低下则易感外寒。 所以,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文里主要介绍的是外寒。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资料图)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认为,人若感受了寒邪,会在精神上不舒畅,起居不宁如有戒备,神气浮越,阳气就不能固密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