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董卓”是偶像剧男主吗?不,董卓是GDP!
事实如此,撇开史料的迷雾,对于胡人首领
“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卓)”
,我们与其相信这场1800年前的“民族和谐往事”是因为那头被董卓宰杀之后用作“商务宴请”的耕牛,我们还不如将这场披着仁义外纱,却实则是用来糊弄东汉朝廷的所谓美谈,视为是一次以西凉董家为核心的,利益涉及胡汉两大群体非法走私贸易的现金支付!
胡人得到了盐铁粟酒,他们当然要称颂董卓;
汉人得到了耕牛皮毛,他们当然要称颂董卓;
至于董卓?
身跨黑白两道只是门槛。
在“涉黑大佬”心狠手辣、诡计多端的基础素养之上,再拥有一支兼容北地胡汉亡命之徒的非法武装部曲,这或许才是董卓能够在规模庞大的西凉胡汉走私生意中以“德”服人的最根本原因!
然而,正如“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在1800年前的某个夜晚,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当时在区区数年间便凭借着走私生意、剿杀匈奴而名利双收,甚至因此而得以获选“羽林郎”一职,成功实现个人政治地位漂白的董卓,失眠了。
或者说,他害怕了...
一切,还要从险些要了自己小命的那场“断头之险”说起。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在多年运作下早已成功跻身大汉朝官僚体制,并在金元攻势下搭上袁隗这样一个中央后台的黑道大佬董卓,本来正美滋滋的在并州刺史的位置上享受着国家权力庇护所带来的巨大安全感。
然而好死不死,黄巾起义爆发了。
这意味着啥?
享受了多年汉廷权力赋予的董卓,需要履行“义务”去卖命了!
当然,对于手下拥有近万汉军,且因为家族走私生意而拥有迥异于当时汉朝各地方常规守备力量的北地杂胡骑兵部曲的董卓而言,打仗虽然算不上好事,但是也并非不可接受....
但是很显然,老天爷似乎就是想要玩死这个“高富帅”!
或许是董卓此前带给皇帝的“映像”实在是过于深刻良好,在中郎将卢植因“怠战”诬陷而遭到罢免后,“大汉忠臣”董卓在当年6月时,竟莫名其妙的被皇帝钦定为了东中郎将,接管冀州战区剿灭黄巾一应事务,兼“广宗围城战”总指挥。
广宗城是个啥地方?黄巾贼首张角携数万乱军拒守、墙高壕深、弓强弩劲!
城,该如何破?
为了攻破广宗城,前围城战总指挥卢植此前曾做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卢植下令围广宗县城掘沟挖壕,日夜以劲弩强弓攒射城头疲劳黄巾。
另一方面,卢植又私命军匠连夜赶制大型攻城器械,准备以劲弩强弓配合远程攻城器械消耗黄巾,再以吕公车遮掩军士靠抵城头,最终一战定乾坤!
按理说,卢植的作战方略可谓老成谋国,万无一失。
然而,皇帝等不及了!
董卓成为了万众推荐的“背锅侠”,在骂骂咧咧下,一个烫手山芋就这样被强行的塞进了他的嘴中....
董卓能怎么办?
以骑兵为主的董军攻城自然是不可能攻城的,一辈子也不可能攻城的。
皇帝也不给一点时间,所以只能先摆出一副撤军的样子,然后希望黄巾乱军主动出城之后在野外进行歼灭,才能维持的了胜利的样子....
但是很显然,董卓就是一个背锅侠,从他被众同僚推荐、皇帝钦定的那一刻,那口甩不掉的黑锅,就已经扣在了他的头顶!
——当年8月,在皇帝震怒下,“擅自撤军”的董卓不仅官职被一撸到底,在押送至廷尉受审之后,更是被判“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