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jingjie
《境界》,中国第一份关注新闻热点、文化思潮、职场家庭、个人成长的原创信仰类电子杂志,由一群华人媒体人集聚而成,为你打造最新颖、深度的原创内容,集文字、音频、视频于一体的全媒体,欢迎您的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ijingjie

回到你我生命深处的小屋 ——《天堂小屋》背后的人生故事

ijingjie  · 公众号  ·  · 2017-05-30 06:5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故事是这样的:在一次露营旅行中,麦克的小女儿在山间一个破败的棚屋里遇害,女儿血迹斑斑的裙子时常浮现在麦克眼前,他痛苦不堪,陷入低谷,甚至开始质疑自己的信仰。然而就在一个邮差无法送信的风雪天里,麦克意外收到一封署名“爸爸”(Papa)的来信:“麦克,一阵子没见,我很想念你。下个周末我会在小屋,我们可以碰个面——爸爸。”


“爸爸”(Papa)是妻子和孩子们对上帝的昵称。虽然对来信感到不知所措,但麦克“相信是上帝因为关心我才给我送字条”。他接受了这个邀请来到小屋,在那里看到了“爸爸”、耶稣和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以三个人的形态向他显现。


扮演天父“爸爸”的是一位女性,耶稣是男性,而圣灵则由一个亚裔女性扮演。当麦克问天父为何以女性形象出现时,她回答说:“在你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我觉得你现在还无法承受一个父的形象。”之所以如此说,这和作者威廉·扬(William P. Young)的亲身经历有很大关系。


威廉1955年生于加拿大传教士家庭,他在10个月大时,跟着宣教士父母去到新几内亚的部落,他在当地几乎没见过白人。威廉的父母忙着适应环境、学习部落语言,当地落后到甚至还维持着“食人”传统。他与父母很疏离,觉得父亲对如何当父亲毫无头绪,“回想起来,我爸妈当时也才20多岁,根本只是个孩子”。身为长子的麦克很希望讨父亲喜欢,但彼此之间却堆满了失望。“我们越来越陌生,我觉得族人才是我最亲近的家人。”


可怕的是,威廉从4岁半开始被族人性侵,6岁起意识到自己变得很古怪,甚至还曾帮忙设陷阱、抓住跟他一样小的部落小孩给族人。“4、5岁时,我常做恶梦,梦到自己的葬礼,没有一个人在哭,只有我自己哭。”他的父母浑然不觉,性侵情况直到他10岁到加拿大读书才停止。成年后,麦克移居美国。


他对保守的教会系统感到沮丧,加上幼年受虐的惨痛经历,使他认为传统教会制度只会害人。尽管他曾进入神学院学习,却最终放弃教会事奉,之后从事过保险、建筑、销售等工作,并因一段婚外情开始接受心理治疗,努力与家人修复关系。2003年,他宣告破产,房子被拍卖。在出书之前,白天他在朋友经营的小科技公司任职,晚上兼职以度时日,住在租来的房子里。


成年后,威廉一直有写作的习惯,但只是写给朋友看。妻子鼓励他为儿女写下内心经历的情感历程,以及对信仰、感恩、饶恕的看法,于是写出《天堂小屋》初稿,之后他的两位好友鼓励、协助他寻找出版社,却遭到26家出版社拒绝。2007年,他们决定自己成立一家出版社来出这本书,只花了300美金宣传,最终占据《纽约时报》文学类畅销书榜冠军长达一年,入榜超过111周。


从小在宗教环境下长大的威廉,花了30多年的时间读经、祷告、禁食、参加特会。“我成长在一个环境,告诉我‘讨上帝喜悦’就是一切的答案。”这反而让他很苦恼,再加上和父亲僵持的关系以及被性侵的经历,使他无法体会上帝是关心他的。后来,他知道最重要的是相信神、建立爱的关系、相信自己是被爱的。


“应该是相信上帝,重点是上帝的本性,不是只在意行为……只有上帝才知道怎么做,怎么弥补那样的伤害。”负面的经历帮助他看到人的爱是不可靠的,充满邪情私欲,这也是为何他在小说中强调“上帝是爱”的原因。上帝的爱充满饶恕和接纳,并且是主动的。我们不是通过人为的努力来赚取神的爱,而是神藉着爱我们,使我们成为值得被爱的人。


“你知道耶稣专治我这样的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