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杂志社的官方公众号。小火慢炖暖心汤,挑三拣四好文章。来约,不让你失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文摘

演戏、教英语、学开飞机,他的经历证明:真正能成事的人,都懂得置顶执行力

青年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25-05-18 11:5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家刘同曾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分享自己与年龄和解的过程。


在迈过35岁的时候,他整个人开始变得唯唯诺诺,想闯短视频赛道,担心自己已经过了黄金年龄,更害怕努力没结果,中年返贫。


如此压力下,他面对写作也变得胆怯,常常在电脑桌前一坐就是一天,写不出半个字。


对于那段时间,他说:


“明明这几年都在很努力地奔跑,也没有浪费太多时间,却还是快要被恐惧吞噬。”


就这样,时间在他“犹豫徘徊”和“自我怀疑”中流逝。


直到一次,他看到一部海洋纪录片,里面被藤壶寄生的海龟,引起了他的共鸣。


海龟被藤壶寄生后,游泳速度就会变得缓慢,赶不上同伴,追不上猎物,最终进入慢性死亡。


唯有等海员帮它们撬掉背上的藤壶,它们才能获得新生。


此后,他决心要做为自己撬藤壶的人。


他先是注册了一个自媒体账号,哪怕粉丝少得可怜,也坚持日更,还积极上头部访谈博主节目,为自己涨粉。


如今,43岁的他不仅写出了爆红新作,还成功跻身百万粉丝博主之列。


回顾这一路走来,他坦言:


“岁数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有重新出发的勇气。”


生活中,有人在30岁就觉得人生已然定型,陷入空想而不敢行动;


而有人即便到了50岁,依然充满斗志,敢于挑战新领域。


事实上,每个年龄段都有其各自优势——30岁的沉稳、40岁的经验、50岁的资源,无论年龄几何,都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和风景。


阻止你前进的从来不是“来不及”,而是“一直等”。


那些改写命运的人,不过是早一步认清:人生的主动权,永远攥在敢于先迈脚的人手里。


想赢,就先迈出第一步。


当一个人停止用年龄自我设限,就会发现,人生真正的瓶颈,永远是自己未迈出的那一步。


要知道,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有从未出发的遗憾。


图/ Pexels



在奔跑中校准方向,好过原地列计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