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董明珠做手机,所为何事?
格力进军手机行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董明珠此举动机恐怕鲜有人知。在空调领域,格力做到了世界第一,但也触到了天花板——格力迟迟找不到新的增长点,这让“董小姐”当年许下的保证格力电器
年增200亿元
的目标变得越来越难。
国际上,“中国制造”可谓如雷贯耳,早期凭借劳动力红利制造的优势,我国的家电企业靠着低成本、价格战打败了外资。
早期的格力发展之所以如此迅猛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国家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空调的消费和住房消费密不可分,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如今住房积压、库存难以消化已成事实。
住房消费的疲软和劳动力红利的消退,使得格力空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据格力电器发布的2015年财报显示,
格力营业收入977.45亿元,同比下降29.04%;净利润125.32亿元,同比下降11.46%。
这是格力上市20年来首次营收和利润双降,都在两位数以上。
结合种种迹象来看,格力想要实现电器年增200亿的目标将会越来越难!
因此,董明珠选择在智能手机竞争已达
白热化阶段的2015年
进军手机行业,名为格力传统电器业务的下滑和未来的既定目标
寻找新的增长点,实则不得已而为之。
格力在智能手机行业试水两年,作为机械驱动的家电企业格力电器,进入一个由半导体芯片驱动的手机产业,
本身就缺乏技术支持,
“董小姐”还坚持从研发到制造“全是自己的”。
在各大品牌纷纷奔向骁龙835处理器阵营的时候,“色界”仍然搭载了骁龙
上上代
的820处理器,然而它的售价
竟高达3200元。
有网友表示,搭载了骁龙835处理器的小米6只要2499,也很好用,格力的这个价格在国产手机领域可以说是毫无竞争力了。
从2015年的格力1代到16年的格力2代手机再到如今的“色界”,业内看到的是除了所谓的
与其它厂商并无二致(甚至更落后)的硬件外
,更多的是董明珠自己作秀式的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