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启动集采“三进”政策的相关内容,包括政策的具体实施步骤、要求以及背后的逻辑。该政策旨在鼓励药店、村卫生室加入集采,提供培训支持,允许药店按一定比例加价销售集采药品。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其他省份的“三进”方案特色。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浙江省启动集采“三进”政策
包括药品进入基层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的工作方案,旨在扩大集采药品的覆盖范围。
关键观点2: 政策具体实施步骤和要求
包括征求企业意向、签订承诺书、发布集采药品清单等,并明确了各单位参加“三进”的具体要求和标准。
关键观点3: 政策背后的逻辑
随着国家药品集采的推进,政策逻辑从“降价保量”转向“全域覆盖”,强调基层医疗市场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4: 药店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
零售药店作为分级诊疗的最后一公里,承担着承接处方外流、服务慢病管理的重任。
关键观点5: 各省“三进”方案的特色
介绍了不同省份在鼓励药店和村卫生室参与集采、销售价格和药品选择等方面的特色做法。
正文
医保惠民专柜:集采中选、国谈双通道、日均治疗费用在5元以下的、集采同品种且价差在1.5倍以内等质优价宜的产品均可纳入
参加集采药品“三进”的单位要做到“四统一”,即统一设置销售专柜(区),提升集采药品辨识度,鼓励连锁药店在店内显眼位置设置“医保惠民专柜”,
除集采中选药品外,国谈双通道药品、日均治疗费用在5元以下的、集采同品种且价差在1.5倍以内等质优价宜的产品均可纳入
;
参加集采药品“三进”的单位在遵循国家药物配备使用和医保药品目录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可以从清单中自主遴选药品品种。
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应根据历史使用情况积极参与集中带量采购,
应报尽报,应采尽采;
定点民营医疗机构品种配备数量原则上
不少于本院配备药品总品种的30%或其配备品种与清单重合的品种不少于50%
,鼓励综合性民营医疗机构、专科性民营医疗机构分别达到
100种、20种
;
定点零售药店
配备集采药品数量原则上
不少于50种
,其中连锁零售药店以设区市为单位配齐。
集采“三进”的必然及背后逻辑
经过十批次国家药品集采的持续推进,政策逻辑已从单纯的"降价保量"向"全域覆盖"纵深发展。
当三甲医院市场完成价格体系重塑后,政策目光必然转向占全国诊疗人次60%以上的基层医疗市场——这是医改"强基层"战略的必经之路,也是集采成果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关键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