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双十二”刚过,让市民钱女士发愁的不是“剁手”后的“吃土”,而是家里收之不尽、扔之不绝的各种快递包装箱、包装袋和里面五花八门的填充物。“以前都会卖给收废品的,但随着网购越来越多,特别头疼。最多时一天收到十四个快递,包装箱一下就占满了半个阳台。”
以前,钱女士还会将各种纸壳积攒到一起,打电话让废品回收人员上门回收,但后来回收人员总是拖拖拉拉不愿意上门。“有一次将近十斤的纸箱,才卖了六块钱,搬来搬去不说,人家还挺不乐意,说现在纸箱子价儿上不去,来收一趟还不够跑腿儿的。”
除了物品的外包装,为保证东西不在盒子里晃动,盒子里面还会填充各种塑料填充物。“比较常见的就是气泡膜,比如一个小小的眼霜,气泡膜一裹,体积比原来大了三四倍,其实眼霜本身就有两层包装,这么包裹实在是没有必要”。
钱女士说,充气的填充袋、S型的散装泡沫塑料,还有酒水专用的气泡膜,也都是常见的包装物。
“这种东西废品回收的不收,基本上也就都进垃圾箱里了。”钱女士说,怕物品磕碰情有可原,但纸箱包装外的层层塑料包装袋、再裹上好几圈透明胶带的做法,她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多塑料品包装,肯定是不环保。”
因为觉得麻烦,现在钱女士不会再叫废品回收人员上门,包装箱直接被码放到楼道的垃圾桶旁边,有些物业清洁工会拿走。
钱女士说,有生鲜配送网站的配送人员会当面开箱,再把包装拿走,既可以让顾客当场验货,而且纸箱也直接回收再次利用。“但现在这样做的商家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