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利维坦
“利维坦”(微信号liweitan2014),也就是我本人(写诗的时候叫“二十月”)的订阅号,纯粹个人兴趣——神经基础研究、脑科学、诗歌、小说、哲学……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利维坦

哲学有什么用

利维坦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5-05-16 08: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
我们都知道,一般而言,学习和求知能够改善生活质量。事实上,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通向老年幸福健康的关键实践之一。而那些学习哲学的人则享有一些特殊益处。
在一项于2024年进行的大规模研究中[1],学者迈克尔·普林辛( Michael Prinzing)和迈克尔·巴斯克斯( Michael Vazquez)调查了超过10万名大学生,在他们的大学阶段,将主修哲学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进行比较, 发现这些未来的哲学家在“思维习惯” (好奇心、理性严谨、谦逊) 和“多元取向” (包容性、思想开放) 方面均表现得更为突出。 (如果你好奇的话,商科专业的学生在思维习惯方面得分最低,而农业专业的学生在多元取向方面表现最差。)
© Pomona College
神经科学家们也对哲学的认知益处产生了兴趣。格奥尔格·诺索夫( Georg Northoff)在其著作《神经哲学与健康心智》( Neuro-Philosophy and the Healthy Mind )中提出的一项理论是: 当我们接触到不同的哲学体系时,我们的认知会变得更加灵活——也就是说,更容易接受并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 这反过来又加强了默认模式网络 Default mode network, 该网络是自我反思和思考生命意义的中枢) 与大脑执行功能网络之间的连接[2]。简而言之,思考哲学问题能让你的大脑运行得更好。
接触各种哲学思想,与将某一种哲学应用于生活并不相同。 如果你打算采纳某种具体的哲学立场,有些显然比其他的更有可能带来好处。举例来说,很难想象成为一个彻底的存在主义虚无主义者——认为“人生毫无意义,然后你就死了”——会对你的幸福有什么帮助。 (你也许会觉得扮作一个虚无主义者,手里夹着高卢牌香烟,会让你看起来更迷人,但这两者对你的幸福都没多大好处。)
有证据表明, 那些将享乐主义奉为人生哲学的人——其古典版本即伊壁鸠鲁主义——通常比不信奉或适度信奉的人更不幸福[3]。 相比之下,斯多葛主义——强调在面对困境时以内在坚韧追求美好人生的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则极具益处。 研究人员在2022年报告说,在24名医学生接受了以斯多葛哲学为基础的心理治疗之后,他们变得更加富有同理心,也更加坚韧[4]。
某些态度和经历可以预测一个人最容易接受哪种哲学。例如,研究人员发现[5],使用娱乐性毒品的人比其他人更倾向于认为道德是主观的;有过超验体验的人最有可能相信上帝。与此同时, 坚定的决定论者 (即相信自由意志是幻觉、所有事件都不由个人掌控的人) 通常在幸福感方面得分较低,心理疾病比例较高。

---
无论你是否打算完全采纳某一特定的哲学,单纯研究不同的哲学思想对你的智力水平和谦逊态度都有益处。这样的学习对社会同样有好处,因为它能让人变得不那么僵化、不那么教条主义。
就我而言,我是受过行为科学训练的人,过去在教育中几乎没有接触过哲学。但大约五年前,这种情况改变了,我从研究中看到了哲学教育在个人和社会层面的好处,于是我开始自学那些伟大思想家们的著作,从亚里士多德到芝诺——以及当代哲学家。以下是我在学习过程中遵循的一些原则。
© Hillsdale College Online Courses
1. 从整体了解开始。
不要随便从某一点入手,而是创建一个类似大学哲学导论课程的框架。有很多优秀的书籍可以帮助你纵览哲学全貌,例如奈杰尔·沃伯顿( Nigel Warburton)的《哲学简史》( A Little History of Philosophy )。如果你希望读一本略显厚重、要求更高的经典书籍,可以试试威尔·杜兰特( Will Durant)1926年出版的《哲学的故事》( The Story of Philosophy )。或者,你也可以直接购买一本哲学导论教材,自己上一门“哲学101”课。
2. 少量多次地汲取大思想。
当你开始阅读原典时,你会发现这些书并不适合囫囵吞枣地读。如果你试图在一个周末读完《尼各马可伦理学》( The Nicomachean Ethics ),你可能收获甚微。像大多数哲学原著一样,亚里士多德的这部重要作品需要高度的专注与大量思考。每天固定出一点时间阅读10到15分钟,并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随着时间推移,这将成为一种珍贵的习惯,让你以令人满足的方式慢慢吸收大量深刻的思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