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表现最差股:德豪润达,总增长率(64.7%),年化复合增长率(3.91%)
受困于电烤箱、面包机08年金融危机后出口乏力,后收购雷士照明后遭遇了LED行业的不景气周期,股价走势长期孱弱。
第二次新股泡沫:2007-8-3至2007-8-23,21家中小板,泡沫结局:四跌其三,年化收益率3.08%依然完爆各大指数。
第二次新股泡沫出现的历史背景是牛市最为亢奋的周期中,彼时上证指数已经站稳4500点并快速上行到5300点,按此上涨速度6000点指日可待,大盘蓝筹上市后获得估值也极为惊人,而中小板股自从530调整后经过两个月上涨也绝大多数能创出新高。
在此背景下,中小板新股由于流通盘小得到疯狂爆炒,由于本时间段中小板次新股上市即多数处于最高点,再加上5300点到6124点的过程主要炒作的是蓝筹股,所以对此后中小板新股炒作略有抑制,从最大回撤来看,这时间段中小板次新股回撤幅度还是略大于此后上市部分,所以
泡沫最大部分出现在4500快速上行到5300那阶段
,而不是5300到6124点那阶段。
2007-8-3至2007-8-23,仅仅21个自然日,就有21家中小板上市,挂牌首交易日按平均不计摊薄市盈率为84倍,按25%比例发行计算摊薄市盈率达112倍。虽然此后大盘快速冲顶,但由于主要炒作思路集中在大盘蓝筹股上,这时间段上市的中小板次新股多数却选择震荡或者下行,此后跟随中小板指数有一定反弹,反弹完毕多数是追随大盘指数下行,其多数股低点与大盘指数相同,
这21家中小板次新股平均跌幅-74.42%,跌幅上四去其三,跌幅也远远大于同期上证指数-63.49%,上证50指数-53.72%,深成指-65.53%。
虽然过去十年,
按高估的开板价买入,有10家依然无法取得正收益,占其中一半,但平均收益依然达到34.84%,远超同期上证指数-30.76%
,上证50指数-28.15%,深成指-35.93%,略高于中小板指数30.08%。年化收益率3.08%,远超同期上证指数-3.65%,上证50指数-3.29%,深成指-4.4%,略高于中小板指数2.69%。
表现最佳股:石基信息,总增长率(369.44%),年化复合增长率(16.97%)
石基已成为中国酒店信息系统专业服务的领导者,在酒店、零售的客户占据中国高档或规模以上客户的60%至70%左右的市场份额,致力于成为一家数据驱动的大消费行业应用服务平台运营商。
表现最差股:中核钛白总增长率(-47.93%),年化复合增长率(16.97%)
钛白粉龙头,十年后净利润翻倍,但股价依然腰斩,不仅仅是估值落差,这十年间不是微赚就是巨亏,08年底最大回撤93%位列沪深前10。他不是跌幅最大,我把他列为表现最差的股是因为最大回撤在同批次最大,还有目前处在景气周期,股价依然没有任何表现。此外湖南黄金(辰州矿业)、常铝股份都是属于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宏大高科属于纺织面料,高景气周期+高估值是万劫不复。
第三次新股泡沫:2009-10-30,第1批创业板,泡沫结局:平均腰斩,年化收益率10.59%依然完爆各大指数。
第三次新股泡沫出现在创业板,09年3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出台, 2009年7月IPO从近一年的暂停中恢复,同年10月底,筹划2年多时间的创业板正式挂牌,首批上市企业就是28家,且同日发行,从发行数量来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即使首日即挂牌28家,依然无法遏制各路市场参与者的追捧,首日开盘全部创业板新股得到爆炒,盘中大幅拉升,即使尾盘冲高回落,依然全部高于开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