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世纪经济报道
21君陪你度过经济、投资里的漫长岁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21世纪经济报道

小程序引发BAT巨头“战争”,阿里保持沉默,微信野心是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1-10 12:4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争夺用户时间的战场上,微信无疑是时间维度的赢家,活跃度、黏性都位于应用食物链顶端。 外界公认的大平台在张小龙眼中是工具属性, “触手可及、用完即走” 是小程序的标签。


尽管张小龙说微信并不克制,但是在小程序上线后,首先感受到的还是克制。必须精确搜索名称、不能分享到朋友圈、不能推送消息、无需下载过程和应用商店。


易观分析群组总经理董旭告诉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一方面,腾讯希望小程序能够成为一个连接线上线下、再次集中流量的超级入口 (PC时代是搜索),所以小程序的价值在于当用户主动寻找产品时可以随时找到、随时使用,而当用户不需要时,不希望小程序作为企业的推广和唤醒通路(这也是为什么没有设置分享、群发、推送等功能的原因),因为后者对于小程序成为超级入口没有什么益处,这也是为什么小程序并没有一上来就开发丰富的功能满足企业各方面需求的原因。”


他还表示, 另一方面对于用户,信息爆炸已经接近临界点,从需求角度开始强烈呼唤做信息减法。


微信华山论剑祭出的这一新招,明面没有任何人有反抗的意图,但他们更务实地在评估着流量这一本账。


假若小程序夺走了中低频应用、甚至中高频应用的流量,对于同业竞争的互联网公司而言,等到那时将为时过晚。 所以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中低频应用,不是大张旗鼓地进军小程序战场,也一定是紧锣密鼓地在随时准备入局。


丨二维码背后


克制的是小程序,不克制的是微信在O2O闭环乃至物联网上的野心。 以小程序的形式开放,通过二维码吸引线下企业、商家加入微信生态,这也是微信流量增长进入瓶颈后的一次探索。


亿欧网CEO黄渊普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的小程序两三天时间就开发出来了,小程序降低了开发门槛,不论虚拟还是实体业务都可以低成本实现服务,打通线上线下门槛。”


小程序的推广需要被商家所接受,通过商家进行线下推广得到普及,他们的二维码广告就像屏幕上的按钮,只不过这张“屏幕”只显示二维码,而点击变成了扫描。人类查看信息的行为像点击一样,又多了一种行为,扫一扫。


将用户行为与手机应用进行绑定,这固然是微信为商家、互联网公司、各类用户的服务,看似是我们的“全民仆人”, 但从时间和习惯的依赖角度而言,它更像我们的主人,且拥有你无法忤逆的权力 ,正如法国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阐述权力(Power)时所言:


Power is everywhere,not because it embraces everything,but because it comes from everywhere.

权力之所以无处不在,并不是因为它包罗万象,而是因为它来自万物。



小程序背后的BAT“战争”


作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第一入口,应用分发在巨头的版图中地位不可小觑。


1月9日,一直存在于概念中的微信小程序终于上线。与传说的“威慑力”相比,小程序显得相当克制。其入口隐藏在“发现”中,只有用户真正使用过一个小程序,才会将其加入到自己的页面。


这意味着,用户只能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是链接进入程序界面,而不会提供一个类似于应用商店的分发渠道。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曾公开表示,小程序的主要入口是二维码,微信本身不会提供入口以及分发,而且也不可以订阅,同时禁止小程序推送消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