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说清楚了为啥“必须兑换”,我们继续。
美元兑换成了人民币在中国境内流通,如果你们公司需要美元去国际上买车床或者其他原料,就去银行拿人民币换美元,然后去消费美元,也就是美元一边往中国流,一边向外流。
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美元储备相当于一个池子,一头往里边流,一头往外流,但是入口比出口粗的多,这个池子总体是不断变大的。
大家看出来了吧,
央行的这些美元是替大家保管的,不是它自己的
。但是央行可以拿去投资,就跟所有银行一样,拿着别人的存款去投资赚钱,将来再还回去。
但是该投资啥呢?最好是买港口,码头,飞机场,高科技等等,但是这些东西很多国家是有限制的,禁止你购买,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法国人倒了霉,跑来中国寻求援助,但是中国提出要它拿自己的高科技来交换,法国人立刻扭头就走,为啥呢?
他们又不傻,现在技术停滞,西方那些技术是他们躺着过日子的最后堡垒,如果被中国人拿走了,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所以法国人宁愿忍受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痛苦,也不把技术卖给中国。
其他国家也都差不多,2008年美国都成那样了,中资想去购买一些美国的关键核心资产,也被挡了,这就很不“自由市场”了,但是西方其实并没有中国这么纠结这些观念。
此外港口码头什么的,也是困难重重,国外很多港口码头宁愿赔钱都不卖,甚至不让你入股。
这个背景下,央行握着万亿级别的美元,该干啥?
只能是买点美债,美债尽管收益率不高,但是也比躺在央行账户上挂着强,相当于“
用没有收益的收据来换点有收益的收据
”。
我们一直在说,美国这个国家是建立在国债上的国家,美国还没建国,就有了国债,美国独立战争就是借钱打的,向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借钱,后来美国革命成功了,法国国王还不上资本家的钱,爆发了革命,国王夫妇脑袋被剁掉了。
美国独立战争一结束,美国人就急吼吼想赖账,欠钱太多还不上,而且美国国父杰斐逊说一些奸商囤积国债,如果兑付,他们就赚大了,坚决不能给奸商机会。
但是另一个国父汉密尔顿同志的目光穿越了历史迷雾,一眼看了上百年,他的意思很清楚,还不上也得还,你可以慢慢还,或者借新债还旧债,但是一定要还,如果不还,今后就借不到钱了,下次美国发生危机,如果筹不到钱,美国一建国就得死。
而且他举了英国的例子,他说英国对外战争的钱全是借的,没有一次是自己出钱打,英国平时做事没底线,但是借债还钱这事从不打马虎眼,所以它借钱向来都很利索,甚至对荷兰的战争融资一大部分是荷兰资本家出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英国不赖账,每次战争之前都会发售国家公债筹集战争经费,大家都争相购买,不是因为爱国,资本家没有国,只是因为英国从不违约。
大家都被汉密尔顿说服了,建国后他去做了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脑袋被印在了美国钞票上,汉密尔顿很早就死了,所以头像非常年轻,不像其他国父们,大部分形象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