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摄影(上):李菁琳/有方
在自宅的设计中,阿尔托采用了砖、木、石、铜等材料,丰富质感的同时也通过使用、风化、侵蚀等留下的痕迹加强了对时间的表达。正是从这座自宅开始,阿尔托脱离正统的
理性主义
,逐渐形成一套多层级、多感官的个性化表达。
玛丽娅别墅
△
摄影(上):苏圣亮
玛丽娅别墅坐落于一片松树林间。别墅一层是一个大空间,通过可移动的隔断,可以根据需要将这个大空间分割成许多小空间。整个平面呈U形,森林则成为了第四道墙,由此创造出一个内部庭院。
珊纳特赛罗市政厅
△ 摄影:苏圣亮
这座建筑是阿尔托在战后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他在“红色时期”最引以为豪的作品。建筑平面呈方形,其中有一个方形内院。内院东面是一个方形议会厅,西面是一处自由式大阶梯,上边铺满草皮,引导路人进入内院。
夏季别墅
Muuratsalo Experimental House
△ 摄影(上):
苏圣亮
;(下):
李菁琳/有方
这座别墅是阿尔托在“红色时期”继珊纳特赛罗市政厅之后的经典之作。别墅位于芬兰中部湖区,用作阿尔托及家人夏季避暑和工作试验的场所。平面呈L形,由此塑造出一个方形庭院,既便于生活起居又利于与自然环境接触。
帕米欧肺病疗养院
△ 摄影:李菁琳/有方
1933年,阿尔托凭借这个作品蜚声国际,人们称他为现代主义的第五位大师。建筑坐落在一片冰碛山丘区域的中部,周围环绕着浓密的树林,并远离村庄与农舍。在这个项目中,阿尔托的基本建筑理念是建立医疗服务、静养区域与单独的患者房间之间和谐的关联。
永恒回归:
柯布建筑的观念与形式·第9期
出行时间:2025年7月11日—17日
联系微信:youfangtravel(杨小姐)
△ 勒·柯布西耶
1911年,24岁的柯布从瑞士家乡出发,踏上了为期7个月的“东方之旅”。他在路上感悟古典和乡土建筑的魅力,体验新技术对环境的冲击,极大拓宽了自己的文化视野,为日后成长为一位建筑大师奠定了基础。
从古典时代到现代建筑的壮游,成就了柯布。
正是柯布的旅行经验,启发有方于2013年创立了“行走中的建筑学”
——
立志帮助同道们通过旅行学习建筑。
非常完整的“柯布”线路:
全程18个作品,涵盖柯布人生的各个时期。我们不仅会看到他17岁设计的第一个房子,考察他职业生涯的一系列巅峰作品,也将拜访他晚年为自己所做的海滨小屋和墓地。萨伏伊别墅、朗香教堂、马赛公寓、拉图雷特修道院......柯布的每一次转折都清晰地呈现其中。
可以“沉浸式”体验柯布作品的考察:
入住马赛公寓,入住拉图雷特修道院。
含金量极高的学术旅行:
汇聚黄居正、刘东洋、金秋野、王辉、周榕、朱涛、李保峰、江嘉玮等著名学者、评论家、建筑师的思想精华。
自柏拉图时代以来,对话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接近真理的思考方式。
柯布之旅包含三重维度的对话:第一,与柯布对话,
现场感悟全集式的柯布完整一生所带来的启迪;
第二,与自己对话,
反思对建筑哲学的经验与认知;
第三,与同行对话,
构建一个用眼、用手、用脑、用语言来体验柯布的启发式课堂。
重温柯布经典,我们不是要去“拜神”,而是把柯布放在特定历史条件和地域环境下去还原一个真实的柯布,
看他如何回应时代,坚持自己,一步步完成蜕变。而这些,正是每位建筑师必须学习的。
学术导师
江嘉玮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
行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