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钛媒体
最新鲜犀利的商业见闻,最国际视野的前沿技术,最不常见的独家猛料。钛媒体(www.tmtpost.com),网罗天下创新事,一个创新者最爱聚集的地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钛媒体

邓亚萍离开体制首次演讲,彻底把体育产业的命门讲透了

钛媒体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2-08 19:0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从整个产业链来讲,IP是头部资源,但是体育的链条很长,比如还包括体育的中介、体育的传媒,体育场馆、硬件以及体育服务以及它的衍生行业等,而这些方面我们中国都还比较弱,所以我希望做资本的人不仅仅关注到IP、俱乐部和APP。其实还有很多可以去做的地方。”


以下是邓亚萍在2016钛媒体T-EDGE年度盛典上的演讲实录,经钛媒体编辑李勤整理:


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来跟大家分享关于体育产业的一点思考,可能大家比较熟悉留在运动场上的那个很有杀气,很有一股拼劲的邓亚萍。其实只是24岁以前我是那个样子。


退役以后我先后去了清华,去了英国的诺丁瀚大学以及去了英国的剑桥大学。也在这期间很有幸被中国奥委会推荐到国际奥委会,从事了13年的工作,也很有幸参与了两次的奥运申办的工作,特别是在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组织以及最后的赛事工作。


这些工作都跟我们体育产业有关,以及我在剑桥的博士研究,也是关于奥林匹克品牌商业价值的研究。为什么要做这课题,为什么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推动着奥林匹克的发展?


萨马兰奇上任以后就是无形品牌的价值,这帮助我在博士论文里面,着重五年的时间进行研究,所以今天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平台来跟大家分享我对于体育产业的看法。


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我们更加需要精神追求


先看一下大的背景。大家都知道5.87亿是什么意思?我们中国人从2015年到2025年,这十年的时间是中国人30岁到50岁,意味着这一群人对于体育的消费是一个非常大的增长。


从今天来看,体育产业就好似80年代的IT产业,90年代的互联网,以及后面发展的文化产业。今天的体育产业跟那个时候很像,这一群人对健康的需求,一定从内而外,运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这就是大家这么关注体育就在这儿。


它的消费必然要跟随旺盛的经济增长,呈现一种爆发的态势。3千美元是一个节点,一旦收入到了这个时候,解决了基本温饱,我们更加需要的是精神上的追求,身心上的愉悦,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日本是在70年代初达到了这样一个收入,韩国是在80年代末达到了3千美元这样的收入。我们恰恰是2008年。所以2008年对于中国意味着太多,对于我们来讲不仅仅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生活水平、我们的收入达到了3千美元以上。所以一直到现在,可以说体育产业一直在持续的增长。


而46号文件对于今天的体育产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一个文件。就在2年前,国务院颁发了第46号文件,就是关于进一步开展和促进体育消费这样的指导意见。随后整个全国各地、各省都相应出台了各省自己的发展规划。


在这文件里头尤其提出这几个指标,第一个指标就是我们要到2025年,中国整个体育产业的规模将达到5万亿,人均体育运动面积要达到两平米。这样的话,社会、资本、人等资源都动起来了,说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年体育产业这么火爆。


体育产业如何挣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韶大lens视觉杂志  ·  看脸的时代,还可以试试往下看
8 年前
马哥Linux运维  ·  降薪求职,到底应该不应该?
7 年前
太仓房产网  ·  首个共有产权房摇号结果出炉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