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市界
博闻雅识,非凡之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市界

暴涨70%,“天价”听花酒又杀回来了

市界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07-24 17: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7月中旬,听花酒的一位经销商转发了一篇关于听花酒的文章,并在朋友圈写道:“我又回来了!那些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天价”听花酒确实回来了。
在听花酒官网,目前展示的主要有两个系列——53度750ml的听花酒(精品装),标价58600元;53度750ml的听花酒(标准装),标价5860元。
自今年3·15晚会曝光了听花酒的功效宣传之后,其产品一度暂停了销售。5月初,成都听花酒旗舰店重新开始营业。同月,热衷于营销的听花酒又开始打起了广告。
虽然听花酒线下门店陆续恢复营业,但线上仍没有恢复。
截至7月24日,在天猫、京东、拼多多、美团等线上平台,搜索“听花酒”三个字仍无任何搜索结果。不过,在二手交易平台,有很多等待交易的听花酒。
事实上,伴随着两份行政处罚,听花酒的3·15晚会曝光事件已经告一段落。
5月10日,听花酒所属上市公司青海春天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成都听花盛世贸易有限公司(简称“听花盛世”)收到成都市武侯区市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听花盛世在销售听花酒的过程中,使用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和听花酒未经核实的用户评价作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决定对其处罚款180万元。
6月26日,青海春天公告称,北京市朝阳区市监局依据上述相同的法律规定,对青海春天子公司北京听花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作出停止有关违法行为(对其商品作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并罚款80万元的行政处罚。
青海春天在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时提到,公司及子公司对上述处罚予以诚恳接受,同时由于公司内部整改工作已完成、听花酒不存在质量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有关经营工作自5月份开始已有序恢复。
从被3·15晚会曝光,到6月26日公告被行政处罚,整个事件算是阶段性平息了。
这一天,也成为青海春天股价走势的转折点。
以3·15作为起点,从3月15日至6月26日,青海春天股价持续下跌,跌幅超70%,其中包括多个跌停,每股股价从6.57元跌到了1.94元。此外,公司股票简称还于5月6日戴上了“ST”的帽子,变成“ST春天”。
没想到,从6月27日至7月22日,ST春天的股价却一改颓势,一路上涨,连续多个交易日涨停。7月23日,更是上演天地板,开盘后涨停,收盘时又跌停。7月24日,ST春天再度涨停,每股报收3.16元,与6月26日1.84元的最低点相比,涨了超70%。
对于ST春天股价的大落大起,有股民直言,“就像坐上了过山车”。股价的异动也引起了上交所的关注,7月22日下发了监管工作函,就公司近期股价波动相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涉及对象为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ST春天则多次发布公告提示交易风险,不过也强调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市界」注意到,一季度共有9768名股东买进了ST春天,其中还有人买成了大股东。截至4月18日,ST春天前十大股东里出现了三个新面孔,分别为杜敬习、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詹晓康,三个新进股东持有200万到300万股不等的股票。此外,一季度新进的上海稻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还加仓了17.86%。

四年半亏了11个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