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说来说去,楼市不就是一个擦肩相遇、互道傻X的赌场。
让我们把视野放大、综观全球。
目前,全球经济都是萎靡不振,经济增速严重下滑,各国央行放水能力都到了极限,紧缩大周期已经来临。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保持泡沫最小,谁就能损失最小。
换句话说,自家的泡沫越小越好,别人的泡沫越大越好。
尤其是美国,希望中国持续地加杠杆了,美国才能宽松地降杠杆。
而且现在美国要走强势美元战略了,这时候人民币的国际化,还有中国连年的贸易顺差就不能忍了。
怎么办?
只要中国的资产泡沫过大,资本自然会外流,美国再振臂一呼、加息缩表,自然有大笔资金转流美国。
只要中国的资产泡沫过大,资本自然会脱实向虚,没有资金来源的实体经济谈什么“中国制造”,贸易顺差焉能持久?
奥巴马想搞TPP,是想架空中国制造,如今他没搞成,反而我们自己可能要搞成了。
不战而胜,是战争的最高境界;敌人内乱,是不战而胜的最好方法。
让我们把视线收回、聚焦个人。这一切对于我们自身有什么影响?如果资产泡沫伤害了中国制造,会发生什么?
中国制造业承担中国25%左右的就业人口,如果制造业走弱,服务业也会衰落,那么一旦失业潮开启,那么资产泡沫就会炸裂。
要知道,中国现在家庭负债率已经达到了50%,就是说,相当多的购房者都是高负债、高杠杆的。
那么如果他们失业,那么手里的流动资金还能支撑多久的房贷?那么支撑不下去之后,必会断供。
在中国,无论楼市还是股市,都是羊群效应,极易被情绪感染,而非理智决策。所以,大家在买的时候都是一窝蜂地抢,抛的时候都是一连串地抛。
那么到了这个时候,炒房的人,会因为止损而抛盘;而刚需者,也会因为担心失业而提前套现。
任何金融属性的产品,一旦下跌,绝没有人愿意接盘;一旦开跌,就得跌回解放前。所以,你可以看到我们国家为什么会前有各种各样的楼市调控大招,后有如火如荼的金融去杠杆,配有逐渐向紧的货币政策。
目的有二,一是化解泡沫,在爆炸之前先拆弹;二是固化泡沫,为拆弹来争取时间。
你要知道,泡沫的控制与否,关系的不止是国家发展大计,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无论有房无房,都将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
现在的楼市有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一是一边中央不断调控加码,另一边地方却在购房有奖。
一是新闻里轰炸房价花式下跌,实际上房价却在悄悄上涨。
一是一边是富人们纷纷套现离场,一边是穷人们抢房大战再起高潮。
其实,这都因为
是一场赌局,空头与对头的博弈
。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房地产就意味着钱。土地财政的六成,是要靠房地产来支撑的。
而钱就意味着政绩,有了土地财政收入,才能修地铁、修高速、建学校、建医院。
而且地方政府之间有竞争。你不赚这钱,反而打压楼市,资金就会流向其他城市,让你的竞争对手获得升迁的机会。
更何况,对于一些三四线小城市来说,还面临着去库存压力,还需要一拨人来为国接盘呢。
而开发商更是不乐意房价降的,因此,他们一边在新闻里放出房价下跌的“烟幕弹”,一跪地乞求的可怜姿态,迷惑公众的视线。
一方面,能让中央以为调控效果已现、可以减轻政策力度,一方面,能让公众以为房价已经下跌、抄底机会来临。另一边,他们却是使出了各种花招,来抬高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