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Slide
iSlide——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iSlide

细致干货,从二维到三维,帮你踏上PPT动画的进阶之路

iSlide  · 公众号  · PPT  · 2017-06-01 19:5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只要思路正确,剩下的只是多加练习的事情了。


1.深度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个道理人人都懂,问题在于,在PPT中,如何才能让点、线、面“动”起来?这就需要认识PPT三维工具的第一个参数“深度”。

深度就是图形的“厚度”。

画一条曲线,添加一个深度,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曲面



画一个圆圈,添加一个深度,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圆管




画一个矩形,添加一个深度,这样就得到了一个立方体




如何添加“深度”

只需要选中对象,右击,选择“设置形状格式”,在“效果”中的“三维格式”中,找到“深度”,填入需要的数值即可。



添加深度之后,并没有产生例子里那样三维效果。这是因为此时图形的立体纵深是垂直于屏幕平面的,所以被原来的形状遮挡了。要看到三维效果,你需要随意添加一个“三维旋转”。


2.三维旋转


三维旋转,顾名思义,就是用于控制立体图形在三维空间中的旋转。

如何旋转

选中对象右击,选择“设置形状格式”,在“效果”中的“三维旋转”中,我们会看到X旋转,Y旋转,Z旋转。



调整这三个数值,做好的三维图形就可以转动起来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