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小编看来,虽然现在还不能预知生鲜电商的未来,是否会因为这次疫情迎来第二春,但疫情某种程度上至少为困境中的生鲜电商得到了一些转机。
一是用户购买习惯渐养成。
培养用户的购买习惯,原本是很漫长的,这场疫情加速了这一过程。疫情期间,沙发购物模式兴起,网上购物成为刚需。原本是子女用的比较多的生鲜电商,也因为疫情,让父母也变成了生鲜用户。Mob研究院的统计显示,35-44岁人群逐渐成为生鲜电商新增用户的主力军。卖菜的用户里,46-55岁用户同比增长了381%,56岁以上用户增长了397%。
尽管疫情结束后,人们可能又会回复之前的线下购物习惯,但相信疫情期间生鲜电商带来的购物体验,会促使他们成为生鲜电商的潜在客户。正如每日优鲜CFO王珺所说说,根据其过去五年的行业经验,只要用户完成3单购买后,留存率就非常稳健了。疫情期间,人们的购物次数应该不止3次。
二是供应链将会进一步得到完善。
生鲜电商自诞生起就一直被认为是一门好生意,但这门生意却被做砸了。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供应链成本过高。生鲜电商要想确保生鲜食品的质量和新鲜度,就要做到周转快、库存低,缩短产地和顾客之间的距离。这意味着,生鲜电商需要和这条产业链上众多参与者,从菜农、加工商到各级供应商都要形成交互关系,但这这意味着他们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及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加之生鲜电商玩家众多,竞争激烈,因此导致生鲜电商行业这两年势头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