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鸟哥笔记
学运营推广,上鸟哥笔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鸟哥笔记

真正好的工作方法,其实是学校教你的那些

鸟哥笔记  · 公众号  · 运营  · 2018-06-10 07:0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三、知识的陷阱


工作能力要求的第一个层次同样是知识点,不过,如果你列出工作中所有能用到的知识点,你会发现它们少得可怜,大部分只相当于某一门功课某一个学期的知识量,就算是偏技术类的专业,也仅仅相当于大学里某门主修课四年的内容。


而且,即使职位升高,需要的专业知识点也并不会增加,像管理线甚至会减少。


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有些成绩一般的学生,在工作上的能力却很强”,原因也正在于此。


好成绩的前提条件就是第一层次知识点的学习很扎实,但有很多“聪明人”,因为各种原因(比如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名师指点),连基本的知识点都掌握不好。


但这一类人到了职场上就如鱼得水了,不需要掌握复杂拗口的名词,不需要理解绕来绕去的逻辑,更不需要背诵和默写, 掌握方法之后,只要运用好有限的知识,也能解决问题。


不过,工作中对掌握知识点的要求也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就是对相关行业、上下游行业知识的学习。


比如广告业,总是服务某个行业客户的,你至少要理解这些产品是如何卖出去的,了解这些消费者的特点。


如果你专门服务某一两个行业,那么你对该行业知识了解的要求,基本要等同于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


但是,这些相关行业的知识通常是需要你自学的, 如果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业务能力的差距就在无形之中拉开。


另一个不同之处是新知识的学习。 上学时的知识点,通常比较经典,十几年的教科书,现在也能凑合着用。


但现在大部分行业的知识更新都很快, 像我之前从事的电商运营,只要是涉及到工具类的知识点都是三个月一小变,一年一大变,脱离这个行业一年,偶尔回来看一看,连设计师的变成人工智能了。


这些工具类的新知识,早一天知道,就多一天“知识红利”,这就要求我们对新知识足够敏感。


总的来说, 专业知识不是关键,真正拉开职场差距的是第二个层次的要求。




四、解决问题的思维


流水线上的工人解决的问题通常只有一两个固定的要求,工作方法也就是几个固定动作的组合,流水线上的工作好像是一个最简单的题型,就像每天都在用固定的方法,解最基本的一元二次方程。


所以学习的第二个层次对应到职场上,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办公室里的白领虽然解决的问题更加多样化,但仍然可以归纳成几大类问题,同一类问题解决的方法虽然根据实际需要有所变化,但是同样可以总结成几种思路。这类工作,就是解决几种乃至十几种不同的题型。


过去教育界把“题型”看成应试教育的产物,好吧,刚好歪打正着。 工作中的每一项任务都是一场“考试”,没人关心你掌握了多少知识,老板要的是结果,这跟“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没什么两样。


题型的作用就是把最常见的考试角度固定成一个个的题目模板,而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思维,也不是见招拆招,而是 “举一反三” ,为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建立自己的“套路”, “题型思维”就是一种从问题的出发的“应用思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