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做書
记录出版者的努力和探索,让出版简单、有效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做書

喜欢归喜欢,也要能卖掉

做書  · 公众号  · 文学  · 2025-04-03 13:1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作者关于编辑《涅朵奇卡:一个女人的遭遇》这本书的手记,描述了从得知销售成绩到最终完成书籍制作过程中的种种经历与感悟。文章主要提炼了五个关键点:1. 决定写这篇编辑手记的缘由;2. 关于《涅朵奇卡》书籍策划与制作的背后故事;3. 书籍装帧与封面设计的思考;4. 对《涅朵奇卡》故事及作者的感悟;5. 一些关于书籍制作和分享的个人感想,包括即将在深圳的分享活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决定写这篇编辑手记的缘由

作者在得知《涅朵奇卡》在做書展览上取得最佳销售成绩后,决定写下这篇编辑手记,记录这本书从策划到制作过程中的种种经历。

关键观点2: 关于《涅朵奇卡》书籍策划与制作的背后故事

作者详细描述了如何策划和制作这本书,包括选题、翻译、内文确定、装帧设计等方面的经历和挑战。

关键观点3: 书籍装帧与封面设计的思考

作者讲述了封面设计的过程和考虑因素,包括小开本尺寸的选择、封面的简约设计、色彩选择等。

关键观点4: 对《涅朵奇卡》故事及作者的感悟

作者对《涅朵奇卡》的故事和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包括书中人物的命运、故事的未竟之憾等。

关键观点5: 关于书籍制作和分享的个人感想

作者分享了一些关于书籍制作过程中的感想,以及即将在深圳进行的分享活动,期待与大家深入交流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悟。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一部既富有价值,又能代表该系列 丛书气质的文学作品 作为 开端 也就是在此时,女性主义题材的书在市场正打的火热,陀翁又兴起了一阵新热潮。 《涅朵奇卡》 这本书进入到我们的视线。


首先,它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早期的作品,既能让读者一窥这位文学巨匠的风格雏形,又不至于晦涩冗长,适合轻量化阅读。其次,《涅朵奇卡》虽未完成,却已展现出陀翁后期作品的精神内核:孤独的灵魂、家庭的创伤、爱的渴求与救赎的可能。对于初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来说,它是一个极佳的入口 对于熟悉他作品的读者,它又能提供不同于《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细腻体验。


更重要的是,涅朵奇卡的故事本身就像一则 轻经典 的象征 —— 一名少女穿越困苦命运,在幽暗的世界中寻找自我的光亮。这种历程,如同每一位阅读者的精神成长之旅,令人共鸣。而这,正是我们希望 随身轻经典文库 能带给读者的魔力。


当然最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本书的图书销售数据可观, 经过判断我们觉得它能赚钱 ……


在書桑朋友圈偷来的图 ~


02

关于 内文


确定图书后,就要选择译本了。那时我将书通读了一遍,开着自动翻译的网页浏览俄国各大网站,查找《涅朵奇卡》这本书的资料和陀翁写下这本书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在了解书籍诞生的历史后 开始 尝试寻找新 译者 。我们期望译稿不仅能够忠实传达出故事中每一个主人公的精神性格,还要保持陀翁特有的哲理性与深刻性


但我们没能找到合适的译者。


峰回路转,就在此时, 我们 在二手图书市场上看到了一个《涅朵奇卡》版本,一本旧书竟然卖到了 1888 元。这就是 1959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涅朵奇卡》 。译者是 陈林 ,在阅读了她的译本后,大家的心里都有了确定的答案:就是它了。


《涅朵奇卡》旧版封面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涅朵奇卡是对生活深感迷茫的灵魂,她又在漠然的外表下埋藏着无声的挣扎。这种在平凡日常中流动的暗涌,既难以捉摸,又让人感同身受。陈琳的译本在长句和短句之间找到平衡,在字词间留足了情绪的余韵,精准体现了这种感觉。


而因年代久远,译者经历动荡年代 ,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