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那么,碳纤维的“强度”与“模量”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最通俗的说法就是,强度越高的纤维丝,它就越不易被拉断。而模量数越高,则丝体就越是“坚挺”而不易弯折。相反,模量低则丝体会显得“软趴趴”。
目前主流的碳纤维丝,其型号或者标注TXXX,通常以高强度为主要特征,或者是写着MXXJ,则走意模量为主的路线。而两者标号越是高,则代表材料越是高端。前者目前实现量产的最高规格,为T1000型,后者目前高规格主流为M60J。
通常来说,两种特性的弹纤维丝是不能单独使用的。生产和加工中,一般按照其用途,依照不同的比例来进行混合。以目前流行的汽车用碳纤维车架来说,T1000纤维虽强度惊人,但由于其模量不足,太软而难以成形。所以在实际加工全碳纤维车架的时候,必须要混合一定比例的M60J规格纤维。反之M60J虽然坚挺,但实际强度指标不足,故同样无法被单独加工成材。
而根据美日两国目前的法令,任何规格高于T800与M60J级(含)以上的碳纤维材料,是严禁对华出口的。
早在碳纤维材料开始大量工业化运用的20年前,从上世纪70年代起,日本东丽公司的聚丙烯腈碳纤维,就有高强度和高模量两个系列。以当时的技术而言,同时实现碳纤维的高强度和高模量在技术上是难以实现的。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但是,自上世纪末以来,随着MJ系列的出现,这一问题似乎得到了一定的解决。虽然目前MJ系列的碳纤维依然以模量系数为主,但在强度方面较之以前的纯模量类产品,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使用碳纤维材料制造的超级跑车。其车身和部件所使用的材料,以MJ\T两种规格碳纤维混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