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周国平
介绍信息 一、首发周国平的新作品或者其部分内容; 二、摘编周国平以前作品中的文字; 三、转载媒体或其他自媒体平台上对周国平的评论; 四、周国平与网友们互动,对评论和留言予以回应; 五、报道周国平的社会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周国平

这样的环境可以测出你忍受或爱好寂寞的能力达到了什么程度

周国平  · 公众号  · 美文  · 2025-01-03 2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审美的慰藉(节选)

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在人身上的体现是欲望,而欲望导致的是痛苦,出路何在?叔本华设计的出路,分为权宜的和究竟的两种。权宜的出路,是让认识摆脱欲望的支配,这又有审美和道德两种不同的方式。究竟的出路,是彻底禁欲,灭绝生命意志。本部分讲审美的方式,相关内容主要见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卷。

1. 物我两忘之境




叔本华的美学有一个明确的意图,就是要寻找一种方式,可以让人暂时摆脱意志的挣扎之痛苦,而审美就是这样一种方式。 审美状态的关键,是主体摆脱欲望的支配,不用功利的眼光看事物,因此看到的就不是功利关系中的事物,而是事物本然的样子,从而产生美感。
在审美状态中,人不再是一个有一己之欲望的个体,外物也不再是与一己之欲望有利害关系的事物,物我双方都摆脱了功利,处于彼此和谐的关系之中。叔本华说,从意志的驱使下解放了出来,人就忘记了作为个体的这个我,沉浸于对象之中,自失于对象之中,无痛苦,无时间,获得了心灵的愉悦和宁静。他说的这种状态,接近于中国道家说的物我两忘的境界。个体的差别消失了,人就只是作为世界之眼而存在,这只观赏的眼是属于一个有权势的国王,还是属于一个被折磨的乞丐,就完全是同一回事了。这个时候,人是从狱室中还是从王宫中观看日落,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