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年轻人最时髦的社交活动不是露营也不是City Walk,而是拎着小铲子漫山遍野“挖野菜”。
谁能想到,曾经被视作“老年人专属”的挖野菜,如今成了都市青年的新宠。
打开小红书搜索“挖野菜”,满屏都是年轻人晒出的“战利品”,有人驱车两小时就为找一片野菜地,有人对着手机教程现学现挖,有人把挖来的野菜做成精致料理。
还有人把挖野菜拍成vlog,配文写着“今日打野战绩”,把田间地头玩成了游戏副本。
挖野菜活动具有典型的“零消费”特征,参与者几乎不需要任何金钱投入,只需要拿上一把小剪刀、一个菜筐子、几个塑料袋,便可以向野菜地进军。
埋头苦干一下午,不仅一分钱没花,还收获了一大筐“大自然的馈赠”。
在小红书上,围绕#挖野菜#、#挖野菜的乐趣#等话题已经产生近2.5亿浏览量,甚至有人制作了详细的“城市野菜地图”,标注了不同区域生长的野菜种类。
美团数据也显示,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打野(挖野菜)”的搜索热度同比增长228%。
有趣的是,这场“野菜狂欢”还催生了不少网络热梗,“挖野菜”成了检验感情的标准——
“能约出来挖野菜的都是真朋友”,也有人自嘲是“王宝钏”,在野菜堆里寻找爱情的真谛。
与挖野菜相关的工具市场迎来了新的需求,小剪刀、菜筐子等原本小众的商品,销量开始显著增长。
天猫平台的数据就给出了佐证,“挖野菜神器”关键词的搜索量实现了58%的增长,便携铲、小型铲类相关产品销售量增长了80%,部分单品月流水近10万。
其次,以挖野菜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也逐渐兴起。
一些乡村地区凭借丰富的野菜资源,开发出挖野菜体验游,吸引了大量城市年轻人前来。
游客不仅能体验挖野菜的乐趣,还能品尝到用野菜制作的特色美食,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发展。
从最初年轻人单纯地在田野间挖野菜,到如今围绕挖野菜形成的一系列丰富多元的产业链,这股热潮正不断蔓延,影响着消费、旅游、住宿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