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下脚料
有些行业在生产出成品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下脚料或下脚产品。有的企业账面反映的成品产出率比较正常,但对这些下脚料则不在账面反映,其形成的销售收入也就成了账外收入。
A公司账面反映199X年X月至200X年X月十一年多的时间里共耗用原材料5678吨,生产产成品4561吨。我们向当地的纺织企业进行了解后得知,原料耗用量扣除1-2%的损耗后与产成品和下脚料的重量之和大致相等,下脚料售价根据品质状况确定,平均售价在原材料价格的50%左右。A公司账面所反映的数据与此勾稽关系明显不符,且差距较大。经了解,A公司成品产出率在正常范围内,原料重量与成品重量的差距应为下脚料的重量。根据测算,这期间A公司产出的下脚料约在1000吨左右,若全部正常出售,含税售价约在500万元左右。但账面从未反映过下脚料销售收入,即隐匿了500万元左右的收入未入账。
当然,不同的行业,这种勾稽关系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平时要做有心人,善于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二、核对产成品的销售结转数量与账面销售数量是否相符
注册会计师一般不太注重对产成品的销售结转数量与账面销售数量的核对工作,绝大多数企业这两者也是相等的。但对于隐匿收入不入账的企业来讲,其账面反映的销售数量小于实际销售数,如果账面反映的产品产量是真实的,则期末库存商品的账面结存数量就会大于仓库实际库存数。为了避免账实不符,有些企业就会人为调整产成品的销售结转数量,致使结转数量大于账面销售数量。注册会计师如能对这两者加以核对比较,发现差异,就能“揪”出未入账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