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十点读书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美好的生活方式。好书/故事/美文/电台/美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十点读书

孩子哄着哄着就优秀了,这些话要常说

十点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25-05-16 18: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她女儿萌萌开始学英语时发音不准,读得也结结巴巴。


小云就搬着小板凳坐在一旁,指着课本说:“你这么认真,学会了可要当妈妈的小老师哦!”


女儿一听,眼睛都亮了,枯燥的学习仿佛一下就有了期盼。


她天天把单词抄在小纸条上贴满墙,连洗碗时都在念叨语法。


最终,她以全县英语单科第一的成绩,被本省重点师范大学外语系录取。


毕业典礼那天,萌萌哽咽着说:“妈妈嘴里的‘小老师’,是我追了十年的光,是她让我有了清晰的梦想!”


都说语言是有能量的,萌萌的故事无疑就是最好的印证。



特殊教育学校的王教练也深谙此道。


面对因小儿麻痹症,难以协调动作的队员小俊,他从不提“你做不到”,而是指着泳池说:


“看你划水时溅起的水花,比奥运冠军的还漂亮!”


一句简单的夸赞,却让小俊心中涌起无尽的希望和动力。


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训练馆,缠着教练纠正自己的动作。


手掌磨出血泡就缠上纱布继续练,冬天池水刺骨也咬牙坚持。


最终在市残疾人运动会上,小俊摘得100米自由泳银牌。



萌萌和小俊的故事,无疑给我们证实了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观点——


永远别低估语言的力量,我们嘴里的“预言”,很可能会成为孩子脚下的路。


就如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杜拉所说,积极的期待能激活“自我效能感”。


就像那些对着山谷喊"你能行"的孩子,终会收到群山回响的“我可以”。


我们每一句信任的话语,都是在为孩子的未来埋下希望的种子;


我们每一句温暖的预言,都会成为照亮孩子前路的火把。




同事林姐曾为女儿练琴的事特别头疼。


每次女儿弹错,她总忍不住吼“怎么又出错!”,结果孩子越弹越抵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