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植物图鉴
就一介绍植物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植物图鉴

紫茉莉丨藏却珍珠待暖风

植物图鉴  · 公众号  ·  · 2023-08-28 21: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原来,末句诗中的“珍珠”,指的紫茉莉种仁研磨的珍珠粉。“藏却珍珠待暖风”,说的是珍珠粉宜在立春天气变暖后使用,因为它“遇西风易燥”。而秋天使用“白鹤花(即玉簪花苞)“和“胡粉(即铅粉)”制成的玉簪粉。玉簪粉过了冬天便香气全无,因此要赶在冬天前用完。 这段注释向我们展示了珍珠粉、玉簪粉制作的过程,以及两种粉末交替使用的说明。


而在曹雪芹笔下,平儿所用“玉簪花棒”则 是将“珍珠粉”和“玉簪粉”的制作方法糅合了起来:容器还是用玉簪花,但其中粉末并非铅粉,而是源自紫茉莉。

从上述注释的行文来看,珍珠粉、玉簪粉均由宫眷们自己采收制成,制作方法及使用说明,乃是由张后从民间带入宫中。张后即明熹宗朱由校的皇后张嫣,崇祯帝继位后被封为皇嫂懿安皇后,在明代后宫中以贤德著称。


↑《本草图说》中的紫茉莉

从美洲传入不久的外来物种,竟然这么快就发挥了如此重要的作用,甚至从民间传入了宫廷。这会不会是紫茉莉当初传入我国的重要原因呢?

清初不少文献都提到了紫茉莉的这一用途。例如高士奇《北墅抱瓮录》 (1690) “内有白粉,可疗面斑”,屈大均《广东新语》 (1700) 卷二十五“子有白粉,可傅面”,汪灏《广群芳谱》 (1708) 所引《草花谱》的记载与之相近,《本草纲目拾遗》 (1765) 卷七记载这种粉末可“去面上痣粉刺”。上篇文章说到铅粉有毒,须经加热后才可去毒,换成紫茉莉后则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对于明清女性来说,紫茉莉的传入,真可谓是一大福音。

2. 不为世重

虽然紫茉莉的花种在闺阁中是必备之物,但这种花本身,却没有得到太多人的重视。清初陈淏子《花镜》称它:“其艳不久,而香亦不及茉莉,故不为世重。”要说不为世所重,可能是它极易繁衍、太过普遍,在某些地方甚至成了入侵物种,“得人嫌处处只缘多”。



说起对紫茉莉的嫌弃,没人能超过汪曾祺。汪老曾将他的一部小说集 (收录1981下半年至1983下半年小说作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