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洞见
在转型时代的中国,洞察,见解。新鲜独到,犀利理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洞见

小满:中年以后,求缺不求满

洞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25-05-20 20:2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吃青麦的窗口期极短,只在5月中旬至6月初。


此时正值小满节气,麦已小熟,尚未大熟。


小满的“满”,就是麦粒是否饱满的“满”。


《二十四节气志》中说:清丽而静,和润而远,乐享小满。


此时麦未成熟,不必着急收割;天未大热,也不必避暑纳凉。


坐在麦田边上,看着青青麦穗,感受着习习微风,一切都刚刚好。


将满未满,常乐知足,这就是小满时节的心境与智慧。


年轻的时候,总是想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希望人生可以芝麻开花节节高。


可是中年以后,慢慢被生活捶打,才开始慢慢领悟了小满的智慧。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人生与其求满,不如求缺。


花未全开月半圆,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01


小满,把握分寸


小满的“满”,还有一个意思——江河之盈满。


谚语里说:小满大满江河满。


小满时节,气温升高,南方的降雨开始增多,雨水经常以疾风暴雨的形式降临。


一方面缓解了旱情,另一方面则容易造成灾害。


凡是有度,过则为灾。


小满的小,是一种分寸,也是一种智慧。


苏轼年轻的时候才华横溢,锋芒毕露,出道即巅峰。被皇帝赞为未来的宰相,被欧阳修捧为未来的文坛领袖。


苏轼也不知收敛,在京城日日宴饮,出尽风头。


好景不长,年轻的苏轼很快就尝到了登高跌重的滋味。乌台诗案,一朝贬谪,人生自此判若云泥。


后来高太后临朝,历经人生无常的苏轼终于被重新启用。


短短几年,苏轼被升为礼部尚书,加龙图阁大学士,距离宰相只有一步之遥。


此时的苏轼已是不惑之年,骤登高位,他心里有的不是高兴,而是警惕。


站得越高,摔得越重,登高跌重的事,他不想再经历过一次了。


于是他主动放弃宰相之位,请求外调杭州。


他说: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主政杭州之后,远离了朝堂的是非,也避开了朝堂的暗箭,


他安下心来,开六井、通西湖、建苏堤、成立安乐坊,政绩斐然。


加上妻儿在侧,一家团圆,苏轼在杭州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易经》里讲:亢龙有悔。


亢龙直冲云霄,飞到最高处的时候,也就是下坠的时刻。


物极必反,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很多时候,求满不如求缺,学会急流勇退,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敬畏。


大唐名将李靖为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赢得了“军神”的美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