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读书会
“金融读书会”是由在金融界不同领域工作的百余名专业人士共同义务编辑的金融专业领域公众平台。以“聚焦金融政策研究、促进金融专业交流”为宗旨,定位于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金融专业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读书会

周小川:后疫情时代亚洲在全球经济复苏中的作用

金融读书会  · 公众号  · 金融  · 2021-05-21 07:1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周小川在会议上谈到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后疫情时代,世界需要怎样的经济复苏?二是为实现坚实复苏,亚洲如何吸引新的资金?

首先,世界需要怎样的经济复苏?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出,全球要“重建更美好的未来”(build back better)。可以说,当前世界经济需要抓紧弥补缺口,促进经济转型。要重点弥补卫生健康和基础设施缺口,加快向绿色、数字化转型,使复苏更持续,发展更有力,社会更加包容。

就亚洲而言,史无前例的新冠疫情暴露了世界各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极限和薄弱环节。多国国内医疗卫生体系结构松散,公立医院负担过重,治疗不够及时有效,应急反应能力严重不足。当前,确保疫苗快速可及和可负担,是亚洲卫生健康系统面临的另一重大挑战,日本、中国、韩国、印度作为全球新药和新治疗技术研发的生力军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新冠疫情同时凸显了亚洲内弥补基础设施缺口的必要性,特别是提高软硬件基础设施的韧性,维护供应链稳定和贸易畅通。亚洲各国一方面需要解决能源电力、公路交通、卫生健康等方面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来提高生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另一方面要重视跨国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亚洲15国去年年底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就是重要的促进互联互通的软性基础设施。

疫情提升了亚洲对绿色产业革命的再认识。我们知道,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在日本达成了《京都议定书》,这是人类历史上以法规形式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第一步;2015年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更强有力的行动计划。新冠疫情下,全世界人民对于可持续发展更为渴求,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责任分享,更是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发展带来的机会分享,是未来的竞争力。亚洲是全球碳减排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2021年全球超过80%的煤炭需求增长可能来自亚洲。2020年,中、日、韩等亚洲国家领导人做出了碳中和的目标承诺,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此外,在全球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亚洲,疫情下加速向数字化转型。制造类企业加速转型为以数据为本的数字企业,强制性的社会隔离、跨境旅游受限产生了远程办公、云会议,政府的公共服务与教育、医疗、金融等各类服务转向线上,数字化平台的数量以及规模也不断扩大。更好地向数字化转型,需要亚洲各国为数字科技和数字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制度安排和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以及推动WTO和区域贸易协定对电子商务、数字贸易进行的规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