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别的沙龙」这一对话事件,该活动将在公众号「BIE别的」、播客平台「别的电波」或线下空间「别的盒子」举办。文章重点描述了大叶和陆冉这两位创作者在沙龙中的创作话题,包括她们对创作的理解、经历以及未来的对谈计划。同时,还介绍了她们的合作展览、活动详情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别的沙龙」是一个对话事件,形式源于对当下知识流动的观察。
这是一个为创作者提供的交流空间,不再预设主题终点,更注重思考和讨论的初始条件。
关键观点2: 大叶和陆冉的创作经历与观点。
两位创作者分别通过音乐与漫画表达自我,对创作有共同的理解。她们将在线下沙龙中进行对谈,分享关于创作的困惑、经验以及未来的创作计划。
关键观点3: 童年与故乡对创作者的影响。
对于创作者来说,童年与故乡是创作的起点,也是重要的灵感来源。大叶的新专辑《甘泉路》与陆冉的漫画题材都反映了这一主题。
关键观点4: 「别的沙龙」的线下活动细节。
活动包括对话、展览、特调饮品等。报名费用为38元/人,包含特调饮品一杯。展览期间将展示大叶的声音创作和陆冉的漫画作品。
正文
作为开始,她们将从童年与故乡入手,说说各自是如何走上创作之路的。
童年与故乡似乎是同一个概念的时空两面,它们相互约束着,成为人生中不可被取代的起点。我们通过回忆去访问这个起点,不断补充着当下的自我。对于创作者来说,这个起点往往已经孕育着创作的种子,而回顾童年令他们认识自己,因此常常是他们的第一个创作主题。
《抒情木石林泉》MV,2025,音乐:大叶,视频:大叶
“童年与故乡”正是大叶不久前发布的新专辑的主题,在这张名为《甘泉路》的专辑里,大叶回到家乡扬州,用声音寻访了小时候的每一条小巷。两年前,大叶搬到北京,这是她第一次离开自己出生的地方生活,在这个时间点上回望家乡,她的创作中流露着一种轻快而新鲜的气氛,仿佛有一种冒险的乐趣叠加在观看的眼睛上。陆冉为这张专辑设计了包装,她以童年常用的手绢为载体,画了一个在桥上凝望花朵的女孩,如同一个面对自我的时刻。
陆冉从青岛来到北京已经快18年了,现在回想起小时候,她已经不再感到被家乡伸出的手拉扯。最近几年,“童年”不时成为她的漫画题材,她尝试让故事远离自己的经历,从中寻找关于人的天真状态。
《特小奇遇》,2025,节选,陆冉
专辑合作之外,两人共同搭建了一个小小的展览,隐藏在bie box的角落。这是一个由回忆和幻想的碎片填满的房间,或许也与你的过去相连。对谈结束后,大叶和陆冉将邀请各位在这个小空间坐一坐。剩下的时间里,我们就在天台的夕阳下一起吹吹(大)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