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国家药品集采政策的发展逻辑,从单纯的“降价保量”转向“全域覆盖”,并特别关注基层医疗市场的覆盖。文章还详细阐述了集采“三进”的本质是打破市场层级壁垒,让药品直接触达县域市场。同时,各省份对于集采“三进”的具体实施方案也有所差异。对药企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文章最后介绍了与药店相关的政策演变和企业应对策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国家药品集采政策的发展逻辑已从“降价保量”转向“全域覆盖”,三甲医院市场完成价格体系重塑后,政策目光将转向基层医疗市场。
这表明政策强调全域市场的覆盖,并不仅仅是降低价格。
关键观点2: 集采“三进”的本质是通过行政力量打破原有的市场层级壁垒,让药品直接触达县域市场的毛细血管。
这意味着政策试图消除市场壁垒,使药品更广泛地进入基层市场。
关键观点3: 各省份对集采“三进”的实施方案有所不同,但核心玩法包括鼓励药店和村卫生室加入集采、允许药店适当加价等。
这些方案旨在促进药品在基层市场的普及和使用。
关键观点4: 对药企而言,这种政策演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率先在县域布局专业化学术推广团队的企业正在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市场份额。
这表明药企需要适应政策变化,通过学术推广等方式提升自身竞争力。
正文
那些率先在县域布局专业化学术推广团队、与连锁药店共建慢病管理服务中心的企业,正在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份额。
与其在存量市场中与仿制药陷入价格厮杀,不如借集采"三进"的东风,在更广阔的基层蓝海里重建产品价值坐标系——这或许正是政策制定者留给创新药企的时代机遇。
各省「三进」方案轻松看(更新至2025年5月10日)
【全国版】
🌐 核心玩法:
1️⃣ 鼓励药店/村卫生室加入集采,提供培训支持
2️⃣集采药品进药店允许适当加价(超医保支付部分由患者自担)
3️⃣ 门诊统筹药店&新定点药店必参加,每家至少备50种集采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