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图片来源:抖音@胖东来于东来
当晚,他的抖音账号“胖东来于东来”设为私密,相关话题冲上热搜,胖东来的未来走向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抖音迅速做出反应,5月3日晚禁止柴怼怼发布作品,5月5日限制其账号关注功能。
5月7日凌晨,于东来再次将账号设为私密,并更新两条动态“我也该好好反思、好好静一下,先休息休息吧,用更长的时间期待未来的美好。”
风波看似平息,但舆论的涟漪仍在扩散。
而且,于东来最近碰到的糟心事,还不止一件。
还是五一假期,浙江嘉兴一家新开商场“胖都来”高调开业,锣鼓喧天,众多明星站台,热闹非凡。
可还没等消费者踏进店门,舆论就炸了:这名字怎么跟胖东来长得那么像?
●
图片来源:胖都来微信公众号
“胖都来”与“胖东来”,仅一字之差,读音相近
(拼音首字母均为PDL)
。
“胖都来”火速回应,称“胖”寓意富足,“都”是董事长姓氏,否认刻意模仿。
这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可消费者不买账,舆论一边倒地指责“胖都来”在玩擦边球。
胖东来迅速行动。5月1日,他们发布声明,已对“胖都来”的抖音、视频号等宣传内容取证,向浙江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投诉书,并向“胖都来”所属公司邮寄律师函,要求整改。
这种“搭便车”不仅损害胖东来的商誉,也伤害消费者信任。
蹭热度事小,损伤品牌伦理事大。
毕竟,
一个靠模仿起家的企业,能指望它在品质和服务上真心投入吗?
更深层的问题,不光是在法律上,而是暴露了部分企业、个人的“机会主义”心态:借知名品牌的光环,省去市场教育成本,短期内博眼球。
于东来的愤怒,表面是对网红的回击,实质是对流量时代恶意文化的呐喊;
他的“退网关店”威胁,未必是真要放弃,而是理想主义者面对现实的无奈咆哮。
●
于东来
究竟是谁想将一个民族企业家置于死地?
满心失望的于东来叹道:“善良如此艰难,远非我想象。”
这位理想主义者的信念,在风雨中摇摇欲坠。
真诚的逆袭
1995年,河南许昌的街头,29岁的于东来还是个无名小卒。
他兜里只有几千块,在哥嫂的帮助下,开了一家名叫“望月楼胖子店”的杂货店。
●
胖东来的前身,“望月楼胖子店”
许昌不是北上广,90年代的零售业更是血雨腥风,街头小卖部多得像沙子,竞争残酷得让人喘不过气。